-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宋明理学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36 宋明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梅州质检)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解析】 “浮图”指佛教,“与《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说明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6·黔东南模拟)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模式
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解析】 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是指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理学思想。理学把伦理道德视为理,从而构建起以人伦为核心的儒学体系,故选B项。
【答案】 B
3.(2016·南充质检)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北宋理学家程伊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据此可知,“中庸”的含义是( )
A.坚守正道 B.不偏不倚
C.以和为贵 D.偏听偏信
【解析】 材料“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说明儒家强调的中庸,应指正道和天理,故A项正确;不偏不倚是中庸的表象,不能体现其实质,故B项错误;以和为贵是中庸的实现手段,故C项错误;偏听偏信不符合中庸要求,故D项错误。
【答案】 A
4.(2016·广东联考)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解析】 题干提供的信息是“理学”的创新,这里应该理解为南宋朱熹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A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排除;C项理学的作用也是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排除;D项并未说明理学的创新,故排除。
【答案】 B
5.(2016·邢台调研)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解析】 A项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B项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C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三者都属于陆王心学的观点,故A、B、C项错误;D项主张“格物致知”,符合程朱理学家的主张,故D项正确。
【答案】 D
6.(2016·黑龙江联考)《朱子语类》中记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其要说明的是( )
A.良知即天理
B.理为宇宙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
C.格物以求理
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说明朱熹认为理无处不在,存在于现实世界,是万物的本原,故选B。
【答案】 B
7.(2016·哈尔滨模拟)《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
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老秀才之女受封建礼教迫害而死,作者对该事情进行批判和揭露。故选C项。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C
8.(2016·黄冈模拟)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心之所发便是意”“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可知该哲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ppt
- 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ppt
- 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3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ppt
- 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2.3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ppt
- 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3.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ppt
- 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3.2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ppt
- 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2.1重力 弹力 摩擦力.ppt
- 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
- 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
- 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2.2力的合成与分解.ppt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9启蒙运动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8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及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4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5物理学和生物学成就及从蒸汽机到互联网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3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及文学艺术成就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