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家庭幸福发展.doc
论家庭幸福发展
【摘 要】家庭关系健康和谐直接决定着家庭幸福程度,也体现着社会文明程度。幸福家庭大致具备夫妻恩爱、亲人团结、结构健全、身心健康等元素。建设幸福家庭,政府需要千方百计地让痛苦的家庭得到关怀,让困难的家庭得到扶助,让需要的家庭得到服务,让健康的家庭得到发展,让所有的家庭得到保障。通过家庭的幸福发展,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口的优化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家庭;幸福家庭;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C923/F0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1―0086―08
2011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28次集体学习,胡锦涛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中央领导对家庭的关注深化了我们对和谐社会、人口发展的认识。其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提出了幸福家庭五要素论,即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和奉献。近几年来,国家人口计生委越来越关注从全人口全生命过程来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设幸福家庭”可谓适逢其时,意义深远。
一、幸福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指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之间的共同生活单位,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尽管千百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家庭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细胞的历史地位没有更改,家庭依然保留了对全部制度的最大影响力。
在人类学家的眼里,家庭是一个伸缩性很大的概念。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公元1818-1881年)在《古代社会》中所揭示的,家庭“是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到了较高的形式。”[1]3-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古德认为家庭是一个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社会单位,“用平常的话来说,人们最能接受的概念是:由父亲、母亲和一个或者几个孩子组成的社会单位才是一个真正的家庭。……很少有人同意一人独居一户是一个家庭。……许多人都不愿把没有孩子的夫妇称之为一个家庭,如果这对夫妇计划永远不要孩子,就更是如此。”[2]12概括来看,家庭包括了以下角色关系:(1)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2)他们之间存在着劳动分工。(3)他们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助的经济、社会交换。(4)他们共享许多事物。(5)成年人与子女之间有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有某种权威,同时也对孩子承担保护和抚育的责任,彼此相依为命。(6)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共同分担义务,相互保护,相互帮助。这些都是传统家庭的内涵。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公元1910-2005年)在早年有关“乡土中国”的论述中用了唯美的文字探讨过其中的道理,他说:“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3]25-27在对开弦弓村(又称“江村”)的著名调查报告中,费孝通又说:“家庭这个名词,人类学家普遍使用时,是指一个包括父母及未成年子女的生育单位。中国人所说的家庭,基本上也是一个家庭,但它包括的子女有时甚至是成年或者已婚的子女。”[4]29在历史上,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幸的,绝难在社会获得尊敬和地位。所以,妇女们与其说担心的是生育过度所带来的种种负累,不如说是不能生育所承担不起的“绝后”罪名。没有生育,几乎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因此,所谓丁克家庭,即高收入、高学历但没有孩子的家庭只是家庭原初的形态,不妨称之为“夫妇家庭”。
生育塑造了家庭。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M?薄兹和英国学者P?施尔曼在合作的名著《社会与生育》中描述了西方人概念中的生育与家庭的联系:“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子女总是被描述是‘创造了一个家庭’,已婚夫妇和他们的子女在一起,被人们看作是一个真正的、正常的完全家庭,而没有孩子的夫妇通常是被排除在‘欢乐的家庭生活’之外的。几乎所有的已婚夫妇都有以上看法。”[5]110
说到家庭(family),我们往往会联系到另一个概念,这就是“家庭户”(family household)――家庭户通常是指同居一处的社会群体(经济单位),它与家庭的根本区别在于成员之间不一定具有血缘关系,不一定具有和人口再生产过程有关的关系。家庭户既可以是一人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