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吉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VIP

促进吉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促进吉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

促进吉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文章在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地对吉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从新的视角研究吉林省生态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吉林省生态旅游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吉林省;生态旅游;SWOT分析;措施   一、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吉林省拥有5类生态旅游资源, 包括森林、草原、内陆湿地和水域、荒漠、自然遗址。截至2012年,吉林省共有自然保护区36个,总面积229.83万公顷,占吉林省土地面积的12.26%。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省级14个,市县级9个。国家森林公园11处,包括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辉南县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蛟河市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岔子国家森林公园;共有28个景区132个景点。吉林省西部的草原与沙地资源也十分丰富。吉林省内陆湿地包括沼泽湿地、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其中有丹顶鹤等多种珍稀的动植物。自然遗址也是吉林省生态旅游的重要一环,如伊通火山群自然保护区。这些类型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几乎遍布吉林省所有市县, 成为吉林省生态旅游开发的坚实基础。吉林省西部属于干旱与半干旱的草原气候, 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自古以来这里水草肥美, 曾滋养了辽、金、元代的游牧文化。吉林省已建立草地自然保护区一处, 位于吉林西部的松嫩沙地、科尔沁沙地。草场总面积为584.22万公顷,以盛产羊草驰名中外,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   二、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模型分析   (一)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   1. 生态资源优质丰富   (1)拥有丰富的森林、湿地生态资源。长白山横跨安图县、抚松县, 延绵千里,素有“长白林海”之称,辉南县龙湾群、集安五女峰、通化白鸡峰等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迤逦;草原、湿地生态资源包括镇赉县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岭县羊草草原省级自然保护区、查干湖湿地生态系统、通榆县的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草原草质肥美、湿地广阔。   (2)野生动植物资源多样性。吉林省独特的环境和气候造就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丰富和多样性。至2011年,已查明野生植物种类5284种,其中药用植物1452种,名贵药材有人参、紫椴、草苁蓉、灵芝等;野生动物种类437种,其中珍稀野生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丹顶鹤等。吉林省是“东北三宝”的主产地,长白山地区被誉为中国三大天然药材宝库之一。   (3)人文生态资源多彩。吉林省境内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长白县果园村、安图县红旗村等朝鲜族民俗村特色鲜明, 四平市叶赫那拉城是清朝慈禧太后的出生地,前郭县赛罕塔拉蒙古部落、白城市的镇赉县、通榆县, 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文化气息。   2. 吉林省内交通条件良好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东与俄罗斯交界,东南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南与辽宁省相邻,西与内蒙古接壤,北与黑龙江省毗邻。   铁路:以长春为中心,以四平、吉林、梅河口、白城等为主要交通枢纽,向吉林全省扩散。公路:高速公路、二级公路里程增加,省内交通便利。水路:以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嫩江为主要通道。航空:以长春为中心,吉林、延吉为补充,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及世界各主要城市。   (二)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   1. 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   吉林省部分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实地调查和典型调研,全面的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许多开发者急功近利,盲目地对环境进行粗放式的开发,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吉林省的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   2. 生态旅游创新能力不足   吉林省生态旅游产业对文化的挖掘肤浅,一方面体现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中缺乏民俗文化、民间传说等因素的运用,使得文化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景区形象设计、旅游线路设计、宣传促销等。   3. 生态旅游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同时又缺乏规划和管理,风景区内垃圾废渣、废物日益增多,因此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 砍树毁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还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使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4. 生态旅游人力资源匮乏   吉林省生态旅游产业中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人力资源优势不明显。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例,目前从业人员多为以前林场工人,缺乏专业知识与现代经营理念。   (三)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机遇   1. 长吉图开发开放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长吉图开发开放是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引擎。2009年, 国务院批准和公布了《中国图们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