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我上了四所大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国初我上了四所大学.doc

建国初我上了四所大学   求学年代的校园生活,无疑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记忆。20世纪50年代,大学四年的我却上了四所大学,这种经历恐怕十分少见。   我高中没毕业,1950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上海交大运输管理系,因数学课吃力,对工科也没兴趣,1951年我重新考进清华大学经济系,才念一年就赶上全国院系调整。清华、燕京、辅仁三校的经济系,与北大经济系的部分学生,加上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中央财经学院。1952年冬我转到这个学院才个把月,由于我们的校舍(北河沿原北大三院,现在民政部的旧址),要腾出来作为新成立的国家计委办公楼之用,于是安排学生外出生产实习。实习归来住进尚未完全竣工的中央财院新校舍,只上了一学期的课,就宣布全院并入中国人民大学。1953年秋我又成了人民大学的学生,直到1954年夏从人大外贸系毕业。如此频繁的变动,使我的大学校园生活,平添了多样的色彩。   在上海交大:   学生自治会有话语权   先说上海交大。我入学时上海刚解放一年,校园里还延续着不少交大传统的习俗。印象深的是,学生有很大的话语权。那时不叫学生会,叫学生自治会,加“自治”这两个字,实际上承担了不少本该校系两级总务部门做的事。在校内,学生自治会的威信也很高。有个故事至今未忘。交大“上院”和“中院”的学生宿舍,老房子大房间,条件较差;而礼堂后面的红砖新院,楼新房小条件好。以往都是按年级分住,有人觉得解放了,老规矩要改,为实现公平,主张各人抽签,抽到哪里住哪里。但也有人说,如果四年中你连续抽到了好的或差的,这种悬殊更不公平。校方就交给学生自治会去讨论,最后认为还是低年级先住差的,高年级再住好些的,人人差的与好的都住过,大家没话说。一桩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那时交大校园内的气氛非常活跃。由于学习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课余时间较多,所以可供学生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多种多样。一是讲座多。讲题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分析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主讲人既有校外专家名人,也有本校教师,有时还有学生。有个讲座很有趣:那时交大学生的穿着,各式各样都有,有穿长袍的,也有穿西装的。有个专讲服装文化的讲座,后来竟演变成“长袍派”与“西装派”的辩论会。二是社团多。影响大的诸如合唱、话剧、京剧、舞蹈、乐器等。有的社团水平还挺高,如话剧团,请了电影明星高博当指导,排的戏不但在校内演,还常被人请去到校外演。此外,还有一群相同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准社团”,例如无线电、书法等。当时还有个“普通话沙龙”,相当于今日的“英语角”。因为那年代不少上海及江浙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很差,于是就联合起来请北方同学当小先生,互学互练。三是竞赛多。交大很重视体育,常搞各类体育项目的比赛,尤其交大篮球队,当时可算是上海滩篮球劲旅之一,好几名队员都是上海篮球界的明星。也许是名声大,所以常有其他篮球队来校比赛。记得当时上海最著名的篮球队,是以回力品牌冠名的“回力队”,就常来交大比赛,这一下可大饱了我们的眼福。   在清华园:经历了   “灭蚊”、“洗澡”、   “看老虎”   再说清华。清华园向来有关心国家大事的传统,解放后校园里这种氛围仍然很浓厚。一是形势报告多,常有高教部、外交部、团中央等部门首长来校做报告。那时正逢抗美援朝时期,所以话题多与反帝有关。有一次在报告中批判“亲美思想”时,举出协和医院为例,说别人在你身上插了一把刀,你还在那里称赞刀好,这是对美帝文化侵略的漠然。那个年代这样说,认同的人很多,以至有的同学激动地表示不再去协和看病了。报纸上揭露美军在朝鲜战场投掷细菌弹以后,校内多次发动大搞卫生,消灭寄生细菌的蚊蝇,还要上报除蝇灭蚊的成效。我没有什么灭蚊好办法,就想出在洗脸盆中洒上一层肥皂沫,傍晚时到草地里来回摇动。起初还能逮到四五只,后来一只也没逮着。不过团支部还是表扬了我这种认真灭蚊的精神。   在清华值得怀念的事很多,譬如参加教师思想改造,也就是杨绛所说的“洗澡”。教师们人人都要在会上检查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重点人物还要在大会上作检讨。这种会学生可以自由参加。因为许多名教授的检讨,内容丰富,见解新颖,一场检讨就是一篇好文章,所以只要开会的海报一出来,我总是必定去听。还记得费孝通检讨时,流着泪把自己痛骂一通,一次就通过了。而潘光旦和雷海宗,只承认教育思想有错而未检讨政治立场,以至检讨了两三次还没过关。随后的“三反”、“五反”运动,我还被派去“看老虎”(看管隔离审查的对象)和帮助查账,临暑假还要去石景山发电厂体验工人生活。1952年春在北京召开的亚非和平会议,是解放后我国首次举办国际性的会议。清华有一批同学被选去参加会议服务工作。外文系高年级学生去当翻译,我和法学院几名同学,则参与会务服务。那时没有“志愿者”这个称呼,可是六十年前,我就当过一回志愿者了。上述这许多社会活动,增强了我们投身公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