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善果寺遗址上的宣武艺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在善果寺遗址上的宣武艺园.doc

建在善果寺遗址上的宣武艺园   家住西城区宣武门外的槐柏树街北里,距宣武艺园仅有两三百米的距离,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健身娱乐。许多人以为这里最多只是个环境优美的街头公园而已,其实不然。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宣武艺园作为北京宣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真考察其历史渊源,才知其源远流长,曾历经了一个由寺院到公园,再由公园到艺园的变迁轨迹和漫长历程。寻觅这条轨迹,追溯这段历程,在岁月磨洗和沧桑变革中,你会感到对宣武艺园的过去和今天,确有重新认识、重新赏识、重新见识的必要。   从寺院到公园   宣武艺园是在原善果寺的旧址上建起来的,初名善果寺公园,而要认识善果寺公园,则须首先了解善果寺。善果寺坐落在广安门内广义街东侧,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规模宏伟的北京外八刹之一,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后梁乾化元年(911),初名唐安寺。历经五代十国和宋元数百年,至明天顺八年(1464)春,尚膳监太监陶荣捐资恢复,次第焕新,奏请寺额,明英宗朱祁镇赐名为善果寺。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冬,内官监太监姚训在东西两廊添设了罗汉堂,塑五百罗汉像,历时两载,于弘治十八年(1505)十月完工。康熙元年(1662)、十一年(1672)先后两次重修,使寺院的规模更加宏伟。康熙十八年(1679)京师发生大地震,善果寺遭到严重破坏,几乎全部塌毁。康熙二十一年(1682)开工复建,并撤了塔院,旧址改建为大法堂。乾隆四十年(1775)再次重修。   鼎盛时期的善果寺,恢弘壮丽,气势不凡。寺前有放生池,上架石桥,进山门后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士殿、大法堂,最后为藏经阁。另外还有东西配殿、配房60余间及钟鼓二楼。东西配殿内,有泥塑大山,形态各异的五百罗汉坐卧其间,古刹、亭阁、宝塔、假山、花木点缀各处,颇具仙境韵味。山上还布满了按照《山海经》、《万鸟图》等神话传说塑造的各种珍禽异兽。当年,它与北海小西天、朝外九天宫并称为“北京泥塑三绝”。此外,大雄宝殿内,姿态逼真的十八罗汉塑像、藏经阁内的四十二臂观世音像,都是雕塑艺术中的精湛之作。   相传寺内曾隐居两只仙蝶,在清明至中秋之间,每当夕阳西下,仙蝶便翩翩起舞,满院飞翔,并不避人。如果游人以手招呼,口喊“老道”,仙蝶立即闻声飞来,随手起落飞舞,情意缠绵,不忍离去,人们附会它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身。早年,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善果寺要作斋,举办“晾经会”,僧众还要举行礼佛、诵经仪式,并开庙一天。“晾经”,就是寺僧们把所有经卷从藏经楼里搬出来,将经卷打开,平摊在院内早已摆放好的桌案上,让经卷通风、光照,以防潮湿、虫蠹。同时,僧众们所用的袈裟、僧衣、僧帽也要一同晾晒。当年城南居民每到这一天,都聚集寺后观看晾经。此时寺前便形成临时集市,有舍经书、“善书”的,有舍“冰水”、暑药的,有售卖香烛及各种吉祥物的,与当今的文化古玩集贸市场颇有几分相像。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寺院遭到严重破坏,佛像、文物被捣毁、掠夺,无一幸存。民国时,善果寺已是颓废破败,形同荒寺。1926年,大兴办学之风,寺中僧众顺应潮流,腾出部分空闲房舍开办学校,招收附近的一些儿童来此读书。“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大批难民流亡到北平,食宿无着,也曾在寺中开办粥厂救济难民。   1949年前善果寺四周成为乱葬岗子的分布地,败屋残垣,坟茔累累,十分荒凉。南边是王子坟、西边是皈依寺,北边是广西义地、宜昌义地……这义地和义园,也就是公共坟地。凡冠以地名者,即居住北京的外地穷苦人家,共同出资购买地皮,专葬同乡之人,久之便成为无人管理之坟地,北京人俗称乱葬岗子。新中国成立后,迁走了乱坟,修整了善果寺遗址,开始绿化工作。从1953年起,陆续种了一万多株树木和大量花卉,堆起小山,修铺园路,又在花荫、树下、路旁安装了坐椅和儿童游乐设施,于是占地100多亩的园林便初具规模,成为当地居民夏季纳凉消暑的好地方,辟为街心公园,初名善果寺公园,后改名宣武公园。   从公园到艺园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3年春,根据旧时宣南地区会馆多,文人多,戏剧名人多的情况和该园精巧雅致以及便于开展文化活动的特点,对宣武公园大加整修、改建,使其面貌大为改观。身姿挺拔的白杨、芬芳扑鼻的丁香、纤长翠绿的苔草……这些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乡土植物”为公园增色不少。同时还增加了亭台楼榭,组成了新景区,建成了园中之园,又开展品茗、书棋画展等活动,成为原宣武区的一颗园林明珠,遂更名“宣武艺园”,特邀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楚图南题写园名,悬挂于公园北大门。   三年之后,又按照北京市委关于“把宣武艺园建设成植物品种丰富、文化特点突出的青少年科普基地”的提议,园内主路两侧分别建起小菊花卉区,全园栽植雪松、油松、桧柏等常绿观赏乔木和银杏、国槐、合欢等落叶乔木以及丁香、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