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的呼喊 无望的救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悲哀的呼喊 无望的救赎.doc

悲哀的呼喊 无望的救赎   摘 要:庐隐,由于她的英年早逝再加上其作品与后来的主流文学话语场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所以,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直是被边缘化的。从文本出发,通过对庐隐三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做深刻的剖析,来探索知识女性解放自我后的精神困境,并通过其笔下诸多女主人公不幸的命运来追寻女性知识分子人生悲剧的原因及最终命运的出路。   关键词:庐隐;代表作品;女性命运;最终出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172-02   庐隐,这个名字对青年读者来说可能并不熟悉。由于她的英年早逝再加上其作品与后来的主流文学话语场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所以,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直是被边缘化的,即便是出现在文学史中也是寥寥数笔带过。如水般流逝的时光已将她和她的作品一同沉淀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但不可否认,作为在“五四”号召中觉醒的第一代女作家,她在新文学时期的地位举足轻重。她以她独特的创作风格,自成一派的艺术风范,对后来的一些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被五四号角唤醒的新知识女性,在争取女性自我解放的斗争中,她始终关注着知识女性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不定的心理追求,真实展示了知识女性在新旧交替时代的生存困境,并以现实的人生经历和自我情感体验为素材,用感伤的笔尖浓墨重彩地画出了一个个在灵与肉中痛苦挣扎的灵魂。就像其作品中的露莎、曼丽、亚侠等众多新时期的女性,她们在时代的漩涡中奋力前行,却始终无法摆脱现实生活的束缚,只能挣扎在自我和社会的夹缝中,郁郁寡欢地找寻着理想的人生和归宿。   一、文坛新人初试小锋   庐隐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童年的生活虽然大多是痛苦的、灰暗的,但恰恰是这不幸造就了她坚强的性格和反叛现实的思想。她敢于同父母抗争,争取自己的幸福;她果断倔强,因性格不合而解除婚约;她自立自强,最终考上理想学府。来到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时,恰逢五四运动正在北京如火如荼地开展,这就像一根导火索将庐隐彻底点燃。她如痴如狂地阅读着一切可以拿到的新书籍,汲取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和文明思想,积极热情地奔走在五光十色的社会运动中,她的视野不断地延伸,她的思想日益成熟,她不再满足于仅仅在行动上的跟随,更渴望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付诸文字。于是《一个著作家》、《一封信》、《灵魂可以卖吗?》等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始终强调正义和公平的价值主流而强烈谴责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在当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虽然庐隐先前发表了一些文章后,大家也对她有所了解。但最终被大家所熟知并亭亭玉立于“五四”作家行列中的却是庐隐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的发表,这本小说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有志青年们矛盾彷徨的心理状态,激起了她们心理上的共鸣,所以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名小说《海滨故人》可以说是她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这篇小说带有强烈的自叙传的性质,甚至可以说是庐隐真实生活的缩影,她将自己的故事借用女主人公露莎来叙述。露莎和她的女伴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女性,她们接受了新思想新文明,怀揣着对理想爱情的美好憧憬,从学校走向了广阔的社会,开始了她们探寻人生意义、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可是,现实总是残忍的,是她们所始料未及的,美好的理想与憧憬的人生在现实的碰撞中支离破碎了。在这个依然守旧的社会,她们虽然争取到了恋爱自由,但却只是从封建的枷锁中转移到了家庭的束缚中,现实的生活 “依旧愁怨时多,欢乐时少”罢了。诚然,她们各自经历的生活也许并不相同,也都体验到了自由恋爱的甜蜜,但她们对现实理想的追寻以及恋爱失败的结局却是相同的。宗莹在理想不可得之后,嫁作人妇并渐渐在家庭生活中彻底沉落了,再没有了奋斗的激情;云青遭受爱情理想的双重幻灭后,一心只与青灯古佛为伴,再不问世事;玲玉则彻底转变思想,游戏人生,将所有理想都抛之脑后;唯有露莎还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最终与梓青冲出了世俗的羁绊,携手而去,但最终也杳无音信了。她们在理想和爱情上都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世俗的阶下囚,现实的困境已经超出了她们心里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必然造成她们精神的无所依托,只能在空虚、痛苦中消磨着生命。难怪,最终云青会感慨:海滨故人!也不知何时才赋归来呵!   二、华丽转身后再攀高峰   《海滨故人》后,庐隐似乎总是绕着爱情婚姻这个圈子,找不到新的突破口,随着五四运动声势的消减,她便渐渐地沉寂了。直到1927年,她的第二本小说集《曼丽》的发表,才重拾女神光芒。但此时的庐隐已非彼时,经历了爱人郭梦良的去世、母亲和大哥的相继离世及挚友石评梅的病故,她的痛已经到了无法言说的地步。在这本小说集中,她开始把视野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外表现知识女性在爱情失意后转身于革命事业,找寻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对内表现走进家庭的知识女性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