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内容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内容要点

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1 前习俗水平(0-9岁) ⑴ 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 ⑵ 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为准则。 2 习俗水平(9-15岁) ⑶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 ⑷ 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3 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⑸ 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6)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 3.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从整体发展来看,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 在三年级(9岁左右)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形成道德信念、道德理想 自我意识增强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 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一)顺从阶段:表面上服从,内心不赞成。 (二)认同阶段:表面顺从,内心也赞成。 (三)内化阶段:态度成为个性的一部分,成为人的信念。 启示: 1 要使人形成某种态度,一定要使之达到内化的程度。 2 态度改变的最佳时机是态度还没有达到内化的程度。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品德的培养 良好态度和品德培养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5.价值辨析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4)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5)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3.中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①儿童多动综合征、②学习困难综合征、 ③儿童厌学症、④儿童过渡焦虑反应、 ⑤儿童强迫行为 (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①焦虑症、②抑郁症、③强迫症、④恐怖症、⑤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⑥性偏差、⑦进食障碍、⑧睡眠障碍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 (6).小组辅导 5.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 (1)学会调试 (调适性辅导) 基本目标 包括调节和适应 (2)寻求发展(发展性辅导) 高级目标 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 预防和发展相结合 尊重与理解学生 学生主体性 个别化对待 整体性发展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基本方法 强化法 代币奖励法 行为塑造法 示范法 暂时隔离法 自我控制法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全身松弛训练 系统脱敏法 肯定性训练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情绪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决定的。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 布卢姆教学目标的分类 (1)认知目标 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情感目标 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3)动作技能目标 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3.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 具体目标 产生条件 行为标准 如:学生能在5分钟内朗读完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学生(主体)在学习碱基互不配对规则后(条件),(动作内容)能从已知DNA双链中腺嘌呤所占比例 正确推算出(程度、标准)鸟嘌呤所占比例。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珍珠鸟》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注意运用描写动物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作者的过程。 (3)、感受“信赖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