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大义灭亲:铡包勉.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公大义灭亲:铡包勉.doc

包公大义灭亲:铡包勉   一、铁面无私铡亲侄   《铡包勉》是现在很多传统剧种都有的包公戏剧目。京剧还有1951年由谭富英、裘盛戊改编的剧目,改名《铁面无私清官谱》。   该剧的故事,是说包拯奉旨往陈州放粮,丞相王延龄、太监陈琳与司马赵斌同至长亭饯行。包拯的侄儿包勉也来为包拯送行。包拯自小因丑陋被父亲驱逐,由嫂子吴妙贞哺乳,故与嫂子有母子之情,与包勉有兄弟之亲。送行会上,包勉私下告诉赵斌,自己充当县令受贿十万两银子,已经被革职。赵斌故意当众告诉包拯,包拯打算判处包勉死刑。王延龄、陈琳替包勉求情,赵斌则冷语讥包拯,包拯大怒,当场下令铡死包勉,并令王朝前往合肥下书,告知嫂娘吴妙贞。   一般该剧目后接演《赤桑镇》,包拯铡包勉后,王朝赶到合肥下书。吴妙贞见了书信,非常气愤,赶往赤桑镇驿馆,拦截包拯,大骂包拯负义无情。包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声泪俱下,劝说嫂娘,并承诺给吴妙贞养老送终。吴妙贞深明大义,最后叔嫂和好如初,吴妙贞亲自为包拯把盏,嘱咐包拯为百姓要公而忘私。《赤桑镇》故事也有其他剧种的剧目,比如吉剧有《包公赔情》,故事如出一辙。   和很多的包公戏一样,《铡包勉》也是不能够从法律史角度仔细推敲的。   二、包勉贪赃十万的罪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包勉的罪名。剧中包勉这样自我介绍:“下官包勉,曾为越州萧山知县。未到一年贪了十万两银子,被人参奏,因此弃官逃走,回到家中。”而在长亭上,他对赵斌是这样介绍他的为官审判之道:   “包勉:‘若有打官司的前来,我就在大堂之上放两个竹筒,叫打官司的往里丢!’赵斌:‘丢什么?’包勉:‘丢银子。’赵斌:‘噢!丢银子,那被告丢满了呢?’包勉:‘被告就赢了。’赵斌:‘原告丢满了呢?’包勉:‘原告就赢了。’赵斌:‘两家都丢满了呢?’包勉:‘这有何难,我在花亭之上备上一桌酒席,将师爷请出,与他们两家说合说合也就是了。’赵斌:‘这银子叫他们拿回去?’包勉:‘这银子就是我的了。’赵斌:‘这一任知县未满,你赚银多少?’包勉:‘一任未满我赚银十万。’”   在打官司的时候这样公开受贿,当然只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接受诉讼当事人钱财、并因此而违法裁判,在古代确实是一项重罪罪名。秦汉就有专门的“受赇枉法”的死罪。到了唐代,称之为“受财枉法”罪名,按照受取得收入钱财的数额量刑。唐代法典规定,“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唐代以绢帛为法定货币之一,凡是计值标准一律以绢帛尺寸来衡量,所以收受贿赂价值满一尺绢帛的,就要打一百下屁股,赃满十五匹绢帛以上,就要处绞死。这是唐代法律中计赃为罪的罪名中处刑最重的罪名之一,仅次于强盗赃(赃满十匹以上处斩首刑)。以后明清时期的法律规定与唐宋时期差不多,受财枉法罪,按照犯罪主体身份分为“有禄人”(月支俸粮一石以上的官吏)、“无禄人”(月支俸粮不满一石的吏员)两大类,前者赃一两以下杖七十,一两至五两杖八十,以上递加,至赃满八十两处绞;后者赃满一百二十两处绞。受财枉法罪不仅是可以判处死刑的重罪,而且古代的法律还规定,凡是触犯此项罪名的官员,都不得利用官员免刑减刑的特权,还要“除名”,不能再担任官职。   因此,从法律上讲,包勉确实是犯下了死罪。十万两银子的受贿数额,足够判他死刑了。只是,这个死刑是古代被视为比较轻的“绞”(用短棍逐渐绞紧套在罪犯脖颈上的绳圈使之窒息毙命),罪犯留有一个“全尸”,还不至于“身首异处”不能到阴间见祖宗。   三、包拯能否审判包勉   包勉犯下了死罪,可是包拯能够审判他吗?   首先,在《铡包勉》这个戏里,包拯正是奉皇帝命令前往陈州赈灾放粮,并没有被授予司法审判的权力,怎么可以在送行的长亭上进行审判?甚至还要立刻摆上铡刀来行刑?这样的情节明显缺乏基本的史实依据。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只有皇帝才是全权和全能的统治者,无论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军事指挥等等,诸多权力都汇集到皇帝之手,亲自掌握。以下的各级官员都必须按照职务分工,执行皇帝授予的某项职权。和平时期,像《铡包勉》这个戏里的包拯那样,想要审人就审人,想要判刑就判刑的,只有皇帝才有这样的权力。只有在战争时期,拥有战区指挥权的官员,才可以“先斩后奏”直接判处罪犯死刑,但是仍然不允许直接处死像包勉这样有官员身份的人。所以假如在长亭之上,发现包勉这样潜逃漏网的贪赃枉法官员,赵斌最多也只能要求包拯立即向皇帝报告,将包勉逮捕送交司法部门去审理而已。   其次,即使是包拯正是具有司法职权的长官,按照中国古代法律的规定,也是绝对不能参与审理包勉的案件。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史料来说,至少在唐代,《狱官令》就已经明文规定审判官员有回避的义务,凡是案件当事人与审判官员之间五服以内的亲属关系(同高祖五代以内直系或旁系父系血亲),或者是有三代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