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华文书局版《皇清职贡图》举误.doc
台湾华文书局版《皇清职贡图》举误
笔者最近因研究需要在查阅清代阿昌族的图像史料时,有幸获见了台湾华文书局于1968年4月影印出版的《皇清职贡图》(精装二册,扉页钤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印”)。根据封面上提供的文字介绍,作为王有立主编的“中华文史丛书之十一”而印行的这部《皇清职贡图》署“永璇监修董诰撰”,其所复制的是清“乾隆二十六年刊本”。滇西地区的阿昌族在整个清代多被记作“我昌蛮”或“我昌”等,出于长期养成的职业习惯,我通过目录直接翻到该“影印版”正文的第1043页和第1044页,找到了要重点关注的“大理等府我昌蛮”和“大理等府我昌蛮妇”。经过一番仔细辨认,我发现这不太像是先前从文字记载中认识的“阿昌族”。最初产生的疑问是图中的男女怎么都穿着布鞋,我几次实地调查的阿昌族至今仍不经常穿鞋子,尤其是妇女,她们从小就习惯光着脚板干农活。随之产生的疑问便是“我昌蛮妇”的头饰不像我亲眼见到的任何一个地方的阿昌族妇女。近十年来,我曾走遍从怒江大峡谷到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阿昌族村寨,甚至也接触到很多居住在缅甸北部的“我昌”妇女,她们给我的普遍印象是“大耳环”“高包头”和“花围腰”,还有常年因嚼烟(材料有烟丝、芦子、熟石灰等,嚼时各取一小部分放入口中,直到口中充满了血红色的混合液时再连渣一起吐出)而染得很黑的牙齿。
在清代中前期,阿昌族先民主要分布于云南大理、永昌二府,《皇清职贡图》中的汉文题记说:“我昌以喇为姓……无部落,杂处山谷间,性畏暑湿。男子束发裹头,衣青蓝短衣,披布单。妇女裹头,长衣,无襦胫,系花褶而跣足。以刀耕火种、畜牧纺织为生,食用俭陋,得禽虫则生啖之。婚聘用牛马,祭以犬,占用竹三十枝,如蓍茎然。地产麻葛,输税。”该题记对阿昌族男女的服饰特征作了描绘,尤其是点明了妇女有“跣足”的生活习惯。相比较而言,台湾华文书局版的“大理等府我昌蛮妇”体态优雅(耳朵上还带着耳环),穿着的也不是“长衣”,而是对襟式连衣裙(里面则着长裤),而且看上去很像小脚女人。
毫无疑问,华文书局印行的《皇清职贡图》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配本”,其对原图的肆意改动导致了严重错误,比如将“大理等府我昌蛮”“大理等府我昌蛮妇”的图像误作“曲靖府海猓猡”和“曲靖府海猓猡妇”就是一例。即使其他297幅夷人男女服饰的图像再没有配错的情况,至少也能够部分地说明华文书局所依据的绝对不是一个“好本子”,不然怎么会非要吃力不讨好地搞个“张冠李戴”呢?让人高兴的是,辽沈书社于1991年10月推出了影印版的《皇清职贡图》,附在书前的“出版说明”强调:“《皇清职贡图》是稀见的文图并茂的中国少数民族史料,是研究少数民族风情的珍贵图谱,它对于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对于民俗学以及绘画艺术,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因为“此书自乾隆时由武英殿刻印出版以后,未曾再版,社会上今传本不多”,故辽沈书社据“武英殿本影印出版,以飨海内外读者”。从上述引文来看,辽沈书社可能并不知道台湾华文书局曾于1968年4月印行过《皇清职贡图》,不然怎么能够得出“今传本不多”的结论?
辽沈书社影印出版的是“乾隆二十六年刊本”,并且宣称“为保持原貌…一未作改动”,其版权页中已注明“(清)傅恒等编著”;而台湾华文书局版标注的是“永璇监修董诰撰”。2008年4月,扬州广陵书社以《四库全书》为底本出版的《皇清职贡图》也标注“(清)傅恒等编纂”,附在书前的“出版说明”则称“大学士傅恒等撰”。这两种说法的并存可以证明清乾隆时期由武英殿刻印的《皇清职贡图》没有“版权”归属问题,仅从绘图和文字题记的编撰过程来说,无疑就会牵涉到那些提供草图和文字底稿的中下级行政官员。现在,不同的编者会根据“皇清职贡图校刊职名”(华文书局版置于正文之前,而辽沈书社影印版却放到了正文之后)中的“监理”与“总裁”而做出自己的推测。
经过认真地核对,不同版本中所见“我昌蛮”和“海猓猡”男女形象的说明文字没有丝毫改动,但两者分布的地域、服饰以及生活习惯等却有明显差异。据考证,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在滇东政治舞台上的“南中大姓”爨氏,以及唐代以后的汉籍中很常见的“东爨乌蛮”与“西爨白蛮”应该就是“曲靖府海猓猡”的前身。在史学界曾有人简单地将各地“乌蛮”都视作彝族先民,而将“白蛮”等同于后来的白族,方国瑜先生对此有详细的辩驳,兹不赘述。总之,清代曲靖府的“海猓猡”是从明代以前的“旧汉人”发展而来,其社会经济与文化水平都丝毫不逊色于“湖广填四川、四川填云南”而移民来的“新汉人”,这也是偏僻落后的“大理等府我昌蛮”所望尘莫及的地方。因此,在《皇清职贡图》中疑出自地方官员之手的“题记”云:“海猓猡,惟曲靖府有之,一名坝猡猡。居平川,种水田,土人以田亩广延者为海,或呼为坝,故得名,或云即白猡猡也。与齐民杂处,其服食、语言俱相似,惟与同类语则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检测单位各部门岗位职能职责.doc VIP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模电教案-李国丽.doc
- 2023版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PPT课件.pptx VIP
- 证监会现场核查工作底稿-A股首次公开发行IPO保荐底稿.docx VIP
- UIC513-1994铁路车辆乘坐舒适性评估.pdf VIP
- 2025年医学课件-右心声学造影.pptx VIP
-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课件完整版(164页PPT).ppt VIP
- 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课件:Unit 7.pptx VIP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Section B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