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代工奶粉乱象.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西兰代工奶粉乱象.doc

新西兰代工奶粉乱象   在许多行业,委托代工(OEM)本是一种正常商业行为。从世界名牌服装的中国代工,到富士康为苹果iPhone、iPad的代工,OEM已成为全球流行的、重构产业链的运营模式。   然而,婴儿奶粉不是一种简单的消费品,是关乎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特殊食品。其代工行为,理应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日前表示,自今年6月20日起,新西兰生产并出口到中国的所有婴儿奶粉品牌,将需要在初级产业部登记注册。除此,出口商还要在7月6日前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包括由中国监管部门批准的标签复印件、翻译件以及配方信息。   目前中国市场上出售的新西兰婴儿奶粉,大都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注册的公司和品牌,通过当地代工企业为其委托代工,然后销往中国。长期以来,初级产业部只规范奶粉生产企业,而不对品牌实行监管,到底有多少“新西兰品牌奶粉”在中国销售,新西兰相关政府部门也不清楚,他们只掌握乳品出口商/代工厂家的信息。   与此同时,中国国务院办公厅牵头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加强婴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提到收紧进口婴儿奶粉注册管理、进关检疫检验的工作。   鱼龙混杂   对于新规,记者通过书面方式,对初级产业部做了独家采访。   初级产业部明确表示:“出口婴儿奶粉品牌的注册新规,是应中国方面的要求而做出的。”   根据新规,对于出口到中国的婴儿配方奶粉,在所有的出口认证上面须加注品牌的信息。出口认证是初级产业部颁发的允许进入海关的一项官方文件,它代表了出口产品符合新西兰的安全和卫生标准。   出口商须提供中国监管部门批准的标签复印件、翻译件以及配方信息的规定,将使得初级产业部仅向那些得到中国监管部门批准的品牌颁发出口认证。   新西兰代工奶粉的泛滥,缘起中国市场庞大商机的召唤。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在本国超市内的平均售价为每罐25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29元)左右,而出口到中国后,售价则高达每罐约360元人民币。   新西兰纽婴培集团董事长Mark Fankhauser告诉记者:“绝大多数的OEM奶粉品牌,在新西兰并不拥有自己的加工厂和生产设施,他们通常是直接通过代工厂家来完成出口。多数情况下,出口商就是代工厂家,产品直接从代工厂家发运到海关。” Fankhauser曾是新西兰第二大奶源生产商Open Country的创始人,是澳新乳业的资深人士。   经记者初步统计,有51家中国公司在新西兰通过代工生产婴儿奶粉。市面上亦有传说,在中国各大城市母婴店销售的婴儿奶粉,自称是“新西兰品牌”的就有上百种。   纽婴培中国区营运经理潘震告诉记者:“2008年时,你只要拿出5万美元,就可以在新西兰完成所有的注册,从公司、品牌,再到寻找代工厂家、配方,生产。”   因人口稀少,新西兰奶粉市场规模很小,且由4―5个欧美主流奶粉品牌占据,即惠氏、雅培、可瑞康、雀巢和强生。Mark Fankhauser介绍:“若要在新西兰市场销售,必须要在新西兰有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自有厂房、设施。”所以,大批OEM品牌只能销往国外。更何况,其本身就是为中国市场量身而制。   国内几个著名婴儿奶粉品牌,如合生元、雅士利等,最早正是通过海外OEM的方式,树立了品牌,完成原始积累后,逐步通过海外并购或绿地投资,来增强对国外奶源和加工能力的控制。   最突出的例子是澳优乳业 (01717.HK)。2011年,澳优并购了具有110余年历史的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Hyproca Dairy Group),双方更好地嫁接了资源和市场。今年4月下旬,澳优宣布斥资1.65亿欧元,在荷兰购买了约12公顷的土地,建设新生产设施,并将其作为今后的荷兰总部。   “最初我们的生产,是依赖海外第三方给我们代工。逐渐地,我们认为还是应该拥有自己的奶源和加工厂,这样能够更好地保障未来的供应。”澳优的董事长颜立彬告诉记者,“从这一初衷出发,我们开始了海外并购的步伐。”   而对于中国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奶粉杂牌军而言,它们纷纷跟进海外OEM,看中的却是赚一些“快钱”。   这些杂牌OEM奶粉,在销售和广告方面,普遍带有误导性甚至欺骗性。记者在上海走访了多家母婴店、大卖场后发现,只有几个知名品牌在外包装上注明了是由哪家海外工厂代工以及工厂地址,其余大多数OEM品牌,只标有国内进口商名称和地址,没有原产国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   5月初被央视曝光的“纽贝贝”奶粉,其标注的新西兰总代理公司地址竟是一家修车店。成本价不到70元,贴上“纯正新西兰品牌”标签后,在中国零售价竟高达400元。纽贝贝在国内的运营商鑫宏基(福建)投资公司,系一家主营房地产、铁矿石进口和对外贸易的公司,凸显了新西兰代工厂家对OEM客户背景和资质的毫无顾忌。   山东临沂有个企业,也看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