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播州改土归流及影响.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播州改土归流及影响.doc

明代播州改土归流及影响   【摘要】明朝万历二十九年结束的平播战役对明王朝政局具有重大影响,战争带来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即万历二十九年的改土归流。本文旨在阐明改土归流之后的播州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说明改土归流对于播州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改土归流;播州;经济文化;发展   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爆发了明万历年间继平哱、抗倭之后的第三大战役:平播战役。这场战役以明王朝的胜利告终,战争结束后次年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王朝在播州地区进行了改土归流。   一、“改土归流”的背景   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2年),杨应龙承袭父位掌管播州,继续担任播州宣慰使。神宗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由于杨应龙“生而雄猜,阴狠嗜杀无忌”,采用暴虐的统治手段镇压人民,贵州巡抚使叶梦熊上疏中央称杨应龙“凶恶诸事”,而巡按御吏陈赦(效)则上疏历数杨应龙“十二大罪”,并申请对杨应龙进行拘捕调查,当时的播州人民也因为不堪杨应龙的残酷统治将其告上重庆府(时播州隶属四川管辖),万历二十七年三月,神宗皇帝起用李化龙兼兵部侍郎,朝廷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山东、山西、天津、陕西、云南等地调集大军平播。二十八年二月,各省军队集结完毕,总计24万兵力,李化龙兵分八路,其中四川四路:綦江、南川、合江、永宁各一路;贵州三路:乌江、沙溪、兴隆各一路;偏桥(当时属湖广今属贵州)一路,每路拥兵约3万人。三月,贵州三路、偏桥一路,共四路兵力从南突破乌江,四川的四路军从北边攻克娄山关,对杨应龙部队呈包围之势,杨应龙节节败退,“诸将士乘胜直进,连夺关寨,应龙父子遁归海龙囤戈矛云集,四面重围、更番迭攻”。几经努力,苦战114天,官军终于爬上“后关”,于六月六日攻占了这座坚不可摧的军事城堡,“斩级22687颗”,“招降播民一十二万”。至此,历时一年的杨应龙之乱,以被朝廷镇压剿灭而告终。   平播战役的告终,除了消灭了杨应龙的叛乱之外,给播州地区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朝廷的“改土归流”。   二、“改土归流”的措施   平播之役,明王朝动用兵力24万,历时114天,终于将杨氏叛乱扼杀在海龙囤之上。战争结束以后,明朝廷对播州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土设流,废除了播州宣慰司以及其附属的安抚司和长官司,并采取了相应的安抚稳定的措施,对播州地区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改土设流,以流官制取缔土官制   平播战役结束后,明朝廷于次年万历29年(1601年),对播州地区进行了改土设流:将原属播州的地区分设为遵义、平越二府,并置二州八县;遵义、桐梓、绥阳、仁怀四县与真安州属遵义,隶属四川;余庆、瓮安、湄潭三县与黄平州属平越,隶属贵州;又割龙泉县属石阡府。这二府二州八县的设置,规范了播州地区的行政管辖。复府、州、县之后的播州地区被纳人中央集权范围,在行政方面成为全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央地区也相应的加强了对播州地区的管辖,一改往日土司割据的局面,为播州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政治环境同时也为播州地区经济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二)留驻军,设屯卫,复驿站,加强了中央对播州地区的直接控制   平播之役之后,明朝廷为了加强对播州地区的直接控制,在遵义留兵一万,黄平留兵三万,于遵义设威远卫,并下辖五所,共5000人,加强对播州地区的军事控制。派下重兵使得其余土司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平播之后的稳定局面。除了留驻军以外,明朝廷正在这一地域还设置屯卫,“其边隅逼邻土司地方,各设屯田,每军照祖制二十四亩,再六亩为冬衣布花之费,共三十亩,自种自食,不必纳粮于官又复领出”,解决了驻兵的资金问题,稳定了军心。李化龙认为留驻军,设屯卫可以打消土司“睥睨跋扈之心”。在播州地区恢复驿站,使播州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加强,人民南来北往,为播州地区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使得播州地区的经济文化得以发展。   (三)安抚土司,“顺夷情”   播州地区改土设流之后,明朝廷除了派以重兵对播州土司威压之外,也对原有土司头目做了适当安排以安抚土司,避免战乱的再次发生。平播之役之后,明朝廷对播州地区的土司进行安排。如将对于平播有功的土司升官,而对于投降的土司则念在其“返邪归正”的份上量授冠带。通过这些措施稳定了原播州地区的局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安抚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情绪,使得播州地区在战火硝烟后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状况下继续发展,为播州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遵义府自建立之后,经历了明清朝代更替的战乱,但自康熙至晚清咸同大起义爆发之前,虽偶有战乱,但大体却呈现和平的趋势,获得了大约两百年相对安定的和平发展时期,这对于播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   三、“改土归流”对播州地区经济、文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