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妻子李淑贤的自我辩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溥仪妻子李淑贤的自我辩白.doc

溥仪妻子李淑贤的自我辩白   笔者过去做编辑工作,存留部分名人信件,内中文艺界的居多,也有界外的,比如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曾先后寄来三封信,现均完整保存。与信函内容相关联的,是李淑贤认为她与溥仪的婚姻生活,曾被美国作家于《中国末代皇帝》一书中作了不合乎事实的叙写,她为此著文辩白,这篇文章经我之手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朝花》副刊上。   三封信分别写于1990年11月18日、12月22日和1991年2月9日。   还记得1990年秋天的某一日,有一位叫李喜根的中年男子到报社来找我,说他与溥仪最后一位妻子李淑贤很熟悉,李女士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是有人在做末代皇帝溥仪的文章时,用了一些不实之词,歪曲她和溥仪的婚姻生活,对她个人的形象有所抹黑。气愤之余,李女士想写文章,对一些事情进行澄清和辩驳。李喜根此次来访,就是希望解放日报能帮助李淑贤了却这一心愿。他还说到李淑贤表示她同溥仪共同生活了6年,经历和了解不少情况,如果报社有兴趣,她还可以陆续写一些回忆性的文字(由于来访者也姓李,所以当时我曾猜测李喜根是否是李淑贤的族亲或族人之类)。   对于溥仪与李淑贤的婚姻状况,当时我有一些零星耳闻,其内容褒贬都有。听完李先生的述说,我的想法是,溥仪同李淑贤1962年联姻的时候,业已经过改造,具有中国公民身份,两人的结合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支持。溥仪当过全国政协委员,李淑贤则曾经是北京市政协委员。有关文章记述他俩婚姻生活的状况,当事人有异议和意见,要申述,他们是有这样的权利和自由的。我当时还想到,婚姻关系常常有许多复杂的情况,何况这一对夫妻的结合有其特殊性,如果写作者不做全面了解,把一些负面的东西集中起来,是很容易发生偏差和不公,从而损害当事人的形象和声誉的。据此,我表示愿意接受李淑贤的文稿,并提出解放日报是一张有影响力的报纸,文章一定要写得客观务实,希望李女士做到这一点。   过了不久,就收到李淑贤从北京寄来的邮件,文稿之外,附有简函,全文是:   沈扬同志:您好!   关于这篇文章贵社很支持我,谢谢。   这篇稿子是我写的,文章很杂乱,请李喜根同志帮我整理修改后我已看过,并请他帮助找合适的地方发表,现贵社能支持给我发表,我同意由解放日报发表,并请您能在文章发表后给我寄报纸。衷心感谢。 此致敬礼!   李淑贤90、11、18   从来信中可以看出,这篇2800 字的文章初稿是李淑贤写的,因写作水平的问题,请李喜根做了一些文字上的整理和修改。文稿的题目是《关于溥仪和我的婚后生活》。李淑贤在文章中,首先对美国作家爱德华·贝尔在写《中国末代皇帝》前从未采访过她表示不满,“一心要为溥仪作传,要写溥仪和我共同生活的贝尔先生,却忽视了与溥仪朝夕相处整整6年并对这一段历史最为了解的溥仪之妻,这恐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疏忽”,“至少可以说缺少应有的严肃态度” ,也正因为如此,在记述溥仪和她共同生活情形时“显得捉襟见肘”。文章接着列举贝尔书稿中有关这方面的不实描写,比如:“李淑贤继续做护士,但她发现照顾溥仪简直让人发疯。” “各方面的材料都说明,她(指李淑贤)似乎十分泼辣,但溥仪平静地忍受了他新的不幸。” “溥仪住院后,刚开始,在另一家医院当护士的妻子还来探望,慢慢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干脆不来了。”李淑贤觉得这位从未谋面的外国人“秉笔直书”的胆量和随意性“令人吃惊”,她认为作者笔下的“新的不幸”,实际上“是想唤起一种轰动效应”,“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新闻自由”。   接下来李淑贤叙述了自己和溥仪的婚姻状况和情感生活。其中写到,“尽管我和溥仪在出身和经历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可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都如饥似渴地追求人人都有的那种极其普通的家庭生活。我们结合后相依为命地度过了5年半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那时我们几乎寸步不离。北京西城南草坊的街坊邻居看到我们清晨相携而出,日落并肩而回,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 当过皇帝的溥仪动手能力很差,闹出许多笑话,为此做妻子的也会嫌他笨手笨脚,有时还冲他发火,溥仪此时总是主动认错,并虚心地从一点一滴学起。她对此的感觉是:“生活中每经历这样一次‘插曲’,……两颗心贴得更近了。”关于溥仪生病住院的情况,李淑贤是这样记述的:溥仪患的是尿毒症,她花了好大力气叫到一辆出租车,送到医院,大夫过来看看就不管了,泌尿科也不接受,不得已她找了政协老领导沈德纯,沈向总理办公室报告,在周总理的关心下,才住进了人民医院。“从这时起,直到10月17日溥仪去世,除了给溥仪办事外,我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床头。溥仪病危期间,换住小病房,由于屋子太小,连个木椅也摆不开,我就将两只木凳放在门口,一连13天,晚上就趴在小木凳上打瞌睡。”接下来讲了她为溥仪熬中药的情景:怕医院熬不透,每次都把中药带回家里细细熬,当时社会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