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大昕的《恒言录》与钱大昭的《迩言》.doc
钱大昕的《恒言录》与钱大昭的《迩言》
分别著有《恒言录》和《迩言》的经学家兼训诂考据学家钱大听、钱大昭,是一对著名的乾嘉学派同咆兄弟学者。其《恒言录》和《迩言》,均属中国文献史上重要的汉籍民俗语言珍稀文献,是自周秦以来采风问俗的经典著作。
钱大昕与《恒言录》
五月秧针绿,兼旬雨泽稀。瓯宴干欲坼,布谷暮空飞。
米价频年长,田园生计非。老农占甲子,辛苦候荆扉。
读这首明白晓畅的《五月》,悯农之外还似乎可以给人以田园的意蕴。但是若读其《和竹君戒坛读辽法钧大师碑因吊学士王鼎三十韵》,尤其是那三百余言充满书卷气的考释性自注,则尽显其乾嘉学派学者的本色了。再看钱诗《寄王琴德》的自道“惟余文字癖,欲疗医无案;语辨宋鲁讹,文证豕亥乱”,更犹如一位老学究的自画像矣。在清代诗坛上,钱大听无多大诗名。但在其毕生驰骋其间的经学考据领域,则不容小觑。且莫说《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心录》《音韵问答》《经典文字考异》《唐石经考异》《声类》《潜(研/手)堂文集》等累积其学术地位的诸多传世之作,单就是于其生前未及刊行流传的一部《恒言录》,即非同一般。特别是在研究人书的题材方面,则是以属于“大雅”的传统考据方法,辑录考释生活中的常言俗语。
书名所谓的“恒言”,亦即常言俗语。是书内容、体例略如《通俗编》,性质亦近似,然分类又似较《通俗编》稍为严谨一些。先经乌程张鉴、扬州陈常生补注,后又有陈鳣《恒言广证》六卷,则使其内容益加详密。全书六卷,凡分十九类:卷一为吉语、人身、交际、毁誉四类;卷二为常语、单字、叠字三类;卷三为亲属称谓类;卷四为仕宦、选举、法禁、货财四类;卷五为俗仪、居处器用、饮食衣饰三类;卷六为文翰、方术、成语、俗谚四类。总计凡八百余条,或以内容划分类别,或间以俗语结构形式划分,如“单字类”“叠字类”。皆以考据学方法征引经史子集文献,考证俗语源流,是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提出“俗语有所本”以来,继《通雅·谚原》《通俗编》之后的又一部考释俗语的力著。现代著名训诂学家杨树达盛赞之:“余少时读钱晓徵《恒言录》,颇喜其翔实。”(《俗语典》序)亦有当代学者评价其“已初具俗语辞典的规模,在编写质量上达到清代俗语研究的最高水平,开创出我国俗语研究的新局面,堪称不朽之作”(赵伯义:《论钱大昕的(恒言录)》,《河北学刊》,1997年第3期。且看书中如下诸例:
重身 《诗》:大任有身。《传》:重身也。《笺》云:重谓怀孕也。《正义》云:以身中复有一身,故云重也。陆德明云:重,直勇反,又直龙反。常生案《素问》:问岐伯日:妇人重身毒之奈何。鉴案:《说苑·修文篇》:取禽不麝卵,不杀孕重者。《汉书·匈奴传》:孕重坠犊。(卷四俗仪类)
打秋风 《七修类稿》:俗以干人云打秋风,累想不得其义。偶于友人处,见米芾札有此二字,乃丰熟之丰。然后知二字有理,而来历亦远。常生案:《野获编》:都城俗亨对偶,以打秋风对撞太岁。盖俗以自远干求曰打秋风,以依托官府赚人钱物日撞太岁也。《暖姝由笔》:靖江郭令辞《谒客》诗,有“秋风切莫过江来”之句。(卷六成语类)
《恒言录》有嘉庆十年(1805年)扬州阮氏刊本(收人《文选楼丛书》),光绪十年(1 884年)长沙龙氏刊《潜妍堂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以商务印书馆1958年排印本(附陈鳣《恒言广证》六卷)为完备。最新版本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由陈文和主持点校的《嘉定钱大昕全集》。
钱大昕(1728-1804),字及之,一字晓徵,号梓楣,又号竹汀居士。先世居江苏常熟,其为清江苏嘉定人。生于清雍正六年,卒于嘉庆九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肄业于苏州紫阳书院。十九年(1754年)举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三十八年(1773年)以父忧而归,居家凡三十余年,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三书院,门生数干人,终卒于紫阳书院。大昕博学,平生著述颇富,辑有《潜(研/手)堂文集》等皆传于世。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一、《清史列传》卷六八、《清代学者像传》等多种史志。
今人赵伯义《论钱大昕的(恒言录)》比较全面地研究之后认为,钱大昕为清代著名学者,博通经史,尤其精于传统小学。在经学盛行的封建社会里,俗语被斥为低级的词语,不能登大雅之堂。而钱氏却独具慧眼,继承东汉服虔《通俗文》的研究传统,在治经史、小学之余留心于俗语的研究,《恒言录》即其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晶。《恒言录》继承前人的研究传统,钱氏借鉴雅学著作的编写经验,在俗语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第一,钱氏博古通今,长于辨析古今异义,释义精微,为后代树立了楷模。第二,求本溯源,启迪后代学者对词语进行分析。钱氏征引书证,尽量选取最早用例,显示词语产生的时代。第三,体例严密,为后代俗语辞典的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河北学刊》,1997年第3期)
钱大昭与《迩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