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昆虫诗学笔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城的昆虫诗学笔记.doc

顾城的昆虫诗学笔记   “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一本没有被抄去的科普读物——《昆虫记》。它给了我少年时代最初的信仰和生活的依据,给我打开了一个崭新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就是让我热衷了好几年的昆虫世界;它让我欣喜地知道,我吃饭睡觉上学的这个世界并不是唯一的。   ——顾城   ◎故事的成立   1966年,他十岁。十岁,会不记得很多事,也能记得不少事。   “那是一个傍晚,抄收书籍的工宣队员们,拖着沉重的麻袋走远了,我独自坐在空空的书柜前,不知在想什么。光线越来越暗,我的手一动,忽然在旧报纸下触到了什么;我开了灯,那是一本著名的科普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就是这本幸存的《昆虫记》,使我一夜之间,变成了狂热的昆虫爱好者。上百万种昆虫,构成了一个无限神奇的世界——金龟子身上黄金的光辉,知了背上黑陶的色泽,瓢虫和蛱蝶身上怪诞的图案,每夜都在我的梦中浮动……”   ◎惊觉   他多次引用过法布尔在《昆虫记》里的这句话:它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欢迎它,石头是摇篮。   昆虫的独立是特异的,它们不停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从未在意、也无法留意世间的异动。它们在阳光晒热的岩石上爬着,被晒干,或者死去,但还是有少数,爬到了一个地方,爬到了蜜蜂的窝里,吃了蜜,变成了一种飞虫,飞走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故事,法布尔还说过,它在树上唱歌,它的声音不好听,但是人们应该原谅它,因为它是很不容易才爬到树上唱歌的,它在地底下做了好多年苦工,谱写一支歌曲,就是为了有一天在夏天的树枝上歌唱。   于是,没有先生,没有指导者,并且时常没有书,顾城只是凭着自己的执念向昆虫界进发。   ◎昆虫分类学   他为有人不喜欢昆虫而惊奇,昆虫是多么伟大的民族,它们的种类比包裹着地球的植物多出三倍以上,光是小小的瓢虫,身上的图案就有一千多种。   五年级时,他的兴趣集中到了昆虫分类学上。为了查找昆虫纲的34个目,他把四千多页的《辞海》逐篇滤了一遍。“目”都找到了,但是他更不满意了,下边还有更多的“科”、“属”,有将近100万个“种”呢,书上说比所有其它动植物加起来的种类总和还要多。于是他只有去书店。那时只有王府井的书店还在奇怪地摆着一些没人过问的科学书,他就经常花一两个小时走到那里,幸福地抄记,连同他不认识的拉丁文一起。   ◎夙念   他一直想筑一座自己的小城,黄昏的时候带着弓箭在上面走,外边没有人。“城”本来就是他的名字。   1969年的秋天,他听到了全家将要下放的消息,可是却突然欢喜起来:终于和法布尔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地。他翻开了《昆虫记》:   “我有个最大的梦想,想在野外有个实验室——一块小小的土地,四面围起,冷僻而荒芜。最后我得到了这个乐园。在一个小村的幽静之处杂草多极了;僵卧草、刺桐花、婆罗门参……沙土堆里,隐藏着掘地蜂和猎蜂的群落……树林中,聚集着唱歌鸟、绿莺……小池边住满了青蛙,在五月,它们组成了震耳欲聋的乐军……”   他幻想的将要去往的乡野,也有这样的一片天地,是只属于他的小城:“蜣螂在神圣地滚动着它的圆球,好像是清道夫在解释星体运行;蝉在地下的黑牢里,一年又一年地谱写夏日交响曲;蟋蟀在圆窗口,在草影中拉琴,遥远而浩大的银河并不让它气馁……”   卡车最终把他拉到一个叫火道的村子里,他的欢喜凉了下来,眼前出现的并不是田园和草原,而是暗色的茅顶、土墙和直达天际的荒滩。多年以后他这样写:一阵又一阵风暴袭来,我们全家下放了。在一片荒凉的碱滩上,只许生存,不许希望。土墙倒塌了,小小的院落积满雨水,我丢掉一个个发霉的标本。   ◎无意的阐发   在那片荒滩上他游荡了三年。没有上学,也没有去研究“昆虫分类学”。生活把他改造成了放猪和拾柴的爱好者。在圆形的大地上走,在崩裂的河岸上跑,去追随风,去寻找绿色……“虽然生存是艰难的,我对美的信仰却并没有削减;这种信仰有了另一种表达,就是写诗。”   大片而漫长不变的时间是那个年代专有的节奏,在那些安详而几近寂寞的遥远村落中,总有不经意间的破土而出。他应该已经开始发育,他记得自己开始变得非常瘦,而天边的鸟像暴雨一样落在他的周围,就在这片荒滩上,他听到了它们冲他叫,他突然升起了强烈的说话的愿望,而在此之前,他不喜欢周围人们说的话,也几乎不与他们对话。   他后来细想,这种感受的预演最早来自昆虫,十一二岁的时候,他开始用一些片断的句子,记录来自自然界最早的感觉和启示,“它们是我最初的艺术语言吗?”他在后来这样问自己,并代自己回答:“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那时我的全部热情和灵魂,是系在昆虫翅膀上的。”   这种与异种的奇异共鸣其实并不难解释,年代的荒诞和荒村的寂寥让他对生命开始不满,而昆虫细小的萌动让他慢慢想起了另外一种生命模样。当共享了这重生命感觉的时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