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林:在川剧中寻找幸福的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智林:在川剧中寻找幸福的人.doc

陈智林:在川剧中寻找幸福的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戏曲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叫好不叫座的艺术。一些优秀的戏曲演员,都改行进入影视表演和流行音乐行当。是戏曲艺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还是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发生了改变?这一直是一个争论的问题,至今尚没有结论。在当代戏曲舞台上,就有那么一个人,他不仅认准了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身体力行将川剧这一独特的戏曲形式变成了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而且他还利用智能网络,将川剧传播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川剧院院长陈智林。   身兼数职的陈智林,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作为一名演员,他在《巴山秀才》、《易胆大》、《尘埃落定》等剧目中成功塑造了孟登科、易胆大、麦其土司等深入人心的舞台艺术形象;作为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为振兴川剧、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而不懈努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不遗余力地为改善四川艺术家的生活条件、保护川剧的知识产权建言献策。其实在他心中自己的职务只有一个:“我就是一个为传统文化做点事情的人。”   川剧演员中的“二度梅”   15岁开始学戏的陈智林可谓大器晚成,由于学艺之初年龄偏大,练起功来自然更加辛苦,但陈智林乐观地看到自己的优势,“我比别人多读了几年书,更注重在练功时进行思考,所以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赋、勤奋和善于思考成就了陈智林。“我什么都唱过,什么行当都尝试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塑造艺术形象最需要的是感悟,多读书才能提高感悟力。”他说。   陈智林是以《托国入吴》出道成名的,剧中男主人公有一段长达50余句的核心唱段,抒发越王勾践作为一国之君的丧国之痛与誓雪国耻的悲壮激情,他的演唱一字一珠,如行云流水,声惊四座,荣获四川省青少年比赛演出青年主角表演一等奖,这一年,他22岁。   1989年,陈智林主演《花荣射雕》,进京为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演出。同年,在《望娘滩》中他饰演中年聂郎,激昂慷慨的唱功加上变红脸、变黑脸、变金脸的表演特技,允文允武,精彩迭现,在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成都分会场演出时,得到观众如潮掌声。在前往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进行文化交流中,载誉而归,经停北京时,在北京人民剧场汇报演出,不经意间夺取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3年,陈智林在新编历史剧《峨眉山月》中,成功地塑造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舞台形象,从青年演到晚年,从小生跨行老生,在成都举行的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南方片)中,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与同行的一致好评,荣获优秀表演奖。   日渐走红的陈智林,所看重的仍旧是无比热爱的川剧艺术。2002年,为了重新塑造《巴山秀才》中瘦而高、迂而酸的孟登科,中年发福的陈智林,从投入排练到首演,仅仅50天时间,体重减掉了整整26斤。凭着这样的敬业精神,陈智林深入钻研角色,调动丰厚的生活积累和艺术修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形象。在2002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该剧亮相于上海大剧院,首演成功;继而在2003年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占尽风流;2004年陈智林再度荣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开二度。   “二度梅”给陈智林的不仅是荣誉,更多的是对川剧事业的信心。陈智林坦言,自己现在不仅是演员,更是一个管理者,“二度梅”是一种激发,他希望以身作则激起全院演员的干劲,多出好剧、好演员。站在院长的角度,陈智林为自己定下的任务是多培养几个“梅花奖”、“二度梅”;站在演员的立场,陈智林还在拼,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目前全国获得“梅花大奖”的只有尚长荣、裴艳玲等人,而这正是陈智林拟定的下一个目标:“我要继续创作,用新的角色、新的剧目来冲刺‘梅花大奖’。”   提及川剧,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变脸和吐火,但陈智林表示,“变脸不能代表川剧,它只是川剧里的一个‘雕虫小技’。川剧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一个凝聚传统和现代审美于一体的剧种。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教授曾说过,要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得从川剧入手。”   川剧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出现过“县县有团、天天演戏、人人爱看”的鼎盛局面,但现在和很多剧种一样,川剧也面临着市场和观众方面的尴尬。对此,陈智林认为并不是川剧落伍了,而是现在的观众对传统文化存在误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独具巴蜀文化特色的川剧,是一朵艺苑奇葩,而陈智林如今已经成为21世纪川剧剧种的代表人物。作为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勤政廉洁,为振兴川剧、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呕心沥血,使该院跻身全国百家优秀文艺团体。他告诉记者,戏曲艺术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阳春白雪,而不是那些外来的交响乐、流行歌。   不遗余力振兴川剧艺术   陈智林认为,传统戏曲是根置于民族土壤而孕育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和人民性。它的兴衰荣辱,直接反映出社会发展进程。因此,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是一个地域、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