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遵义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doc

遵义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遵义是我省开发乡村旅游比较早的地区,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有自己的经验,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开发模式。以遵义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为例,通过选取董公寺、新蒲、桐梓三种不同形态的乡村旅游区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法,分析总结了各自开发模式的经验与管理特征、优势劣势和适用范围,为其它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遵义   一、以董公寺为代表的“环城休闲度假山庄”模式   (一)董公寺基本情况   董公寺镇位于遵义市汇川区城区的北部,东面与团泽镇毗邻;西与高桥镇为邻、南部和九节滩相连、北面和高坪镇接壤、面积共56平方公里。董公寺镇是遵义市的中心城区北部新城区,是汇川区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和科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内的交通便捷,渝黔铁路、210国道、205省道和崇遵高速公路纵贯全境。董公寺镇目前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镇内现有农家乐9家,休闲山庄4家,度假村2家,每天能接待游客2500人。   (二)环城休闲度假山庄模式   董公寺镇共有6个村兴办了农家乐、休闲山庄、度假村,但和平村最为集中,一共有六家经营户。这六家经营户,全部都是由私人投资兴办的,其中有本地村民也有外来的投资者。六家的经营规模都比较大,主要的经营特色是休闲度假,接待的游客主要来自于遵义市两城区。因为董公寺镇离遵义市两城区比较近,交通很方便,在平时和周末,两城区的游客来到这些农家乐品尝当地的农家菜,游览当地的田园风光。   该模式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董公寺的度假山庄规模比较大,需要较大的投资,一般当地的村民是很难自己投资建设度假山庄的,都需要靠引进外部投资来建设,因此该种模式对招商引资较有帮助。当地政府也鼓励外部投资进入,实行的是政府引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当地的旅游收入分配方式为:谁投资,谁受益。这样,当地建设度假山庄对当地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改善、对当地农业产业化调整起着积极作用。   但这种模式也有着突出的劣势,因为采用引进外部投资的方式来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业,因此外来客商控制了当地的乡村旅游业,本地村民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参与当地乡村旅游开发。村民很难从旅游收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只能以提供劳动获得基本工资,不利于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而且,当地度假山庄的数量有限,全镇只有十几家农家乐和度假山庄,农家乐和度假山庄的数量太少了,对全镇的经济拉动作用不是很明显,吸收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很有限。   环城休闲度假山庄模式的适用范围是在城市周边,市场较为发达,有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农民的市场意识较强的地区;村集体的经济实力雄厚,能够满足乡村度假旅游开发所必需的资金的地区。   二、以新蒲为代表的“环城休闲农家乐村寨”模式   (一)新蒲基本情况   新蒲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东郊10公里,东与遵义县虾子镇接壤,北与遵义县团泽镇毗邻,南连深溪镇,西接礼仪镇,辖17个村(居)、277个村民组,总户数9714户,总人口43368人。国土面积14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509.5亩,是红花岗区的农业大镇。新蒲镇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主要盛产辣椒、大蒜、芋头、莲藕等农产品;水域面积达80400平方米,既是工农业用水、人畜饮水,也是风光迷人的游览区,现列入开发利用的水火溶洞、漏阡溶洞奇观和太平山、平安寺等人文景点,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考证历史变迁的好去处。新蒲镇文武全村现大部分民居为黔北民居风格,整个村寨内民居风格统一。文武村以莲藕种植为特色,游客一般以遵义市两城区为主。   (二)环城休闲农家乐村寨模式   文武村的该种开发模式是以政府引导,村民自主经营为主。红花岗区旅游局对文武村的乡村旅游进行指导和服务,并对村内200户民居进行了改造,其风格统一为黔北民居。区旅游局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采用自愿原则对村民民居进行改造,并出台了相应的补助措施,改造的费用政府负担80%,村民只负担20%。   该种模式极大的促进了村民参与当地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为了开展乡村旅游,政府对文武村的民居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文武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出村的道路已是水泥路面,村内也修建了机耕道,极大的改善了文武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发展乡村旅游,同时也改善了村内的环境卫生。   该种模式的劣势是随着当地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提高,经营者的日益增多,同质化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三、以桐梓为代表的“外向型度假避暑村寨”模式   (一)桐梓基本情况   桐梓位于贵州省北部,面向西南出海大通道,属革命老区遵义市市辖县,与重庆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全县国土面积3230平方公里,辖8乡(其中一个民族乡)16镇,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