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育导师制在家长学校中的实践和探索参照
德育导师制在家长学校中的实践和探索
(绍兴市家庭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交流材料)
[江边芦苇 2007-6-5]
案例:
(一)
中国西部网消息???? 2004年5月15日下午3时许,14岁的初一学生小齐(化名)与几个伙伴在解放街一旱冰场内滑旱冰时,因无意间的碰撞,与另一学校的付某发生口角。之后,小齐等7名平均年龄不满15岁的少年先到西塔市场买了5把不锈钢板刀,将付某劫持5个小时之久,拳打、脚踢、刀砍、威逼……极尽凶残与狠毒。
????一个月后,记者来到小齐就读的某中学,对其进行了简短采访。
记者:你与付某有什么深仇大恨吗?为什么下手这么狠?
小齐(低头片刻):没仇。当时就觉得心里有一股火,非要狠狠教训他一顿不可,后来打着打着就没办法收手了,拿刀砍他的时候特别“解恨”……我错了。
????记者:平时经常和同学打架闹事吗?
小齐:以前也惹过几次事,每次我爸都会帮我“摆平”,他在检察院工作。
?
——“在我的孩子出世之前,我曾经一遍遍地设想着孩子的模样,孩子的性格,甚至孩子的前途。当医生将裹在襁褓里的婴儿放在我的身边的时候,我专注地望着他的眼睛。婴儿的眼睛里没有一丝的污浊,没有一丝的混沌,只有善良,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中只有这双眼睛是最纯净的,是婴儿的眼睛让我们感动。于是,我在想,十年后、二十年后,他的眼睛会是什么样子?”这,是每位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和真实想法。
——但是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同期刑事犯罪总数的比例逐年增大。”“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犯罪类型增多,手段趋向成人化,暴力程度日益加剧。”读到这些信息,作为父母的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们能否从中感受到我们成年人对这个世界的一丝丝惭愧。因为,世界把美好给了我们,而我们却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是纷扰、狡诈、欺骗,甚至战争。“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悲剧又是谁造成的?是谁让这些未成熟的花朵过早就夭折了?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让我们进行冷静的、理性的沉思。
一、沉重的深思:
(一)经济型社会造就的现代文明中存在着许多的弊病。
在这思想、经济、生活日趋发展之中,最有可塑性的青少年们在现代文明这片海洋中模糊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也就迷失了自我。
(二)家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
1 三则资料:
1)前不久,某中学一位班主任老师在全班40多名同学中调查:“如果有同学欺负你,你将怎么办?”半数以上的学生回答说:“打他”或“跟他拼了”。有的学生甚至振振有辞地转述父母的意思:人在社会上要厉害些,决不能受一点窝囊气。 这种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家庭教育,大概就是时下不少中小学生在被同学“欺负”以后,以牙还牙,甚至酿出恶性事件的一个注脚。
2)某学校一位初二的学生老是抽烟,班主任好言相劝,他一切照旧。有一天,公然在班里抽烟,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他认为这事伤了他的“面子”,两度挥刀追杀班主任。闻讯赶到学校的家长,一听让把孩子带回家教育,立刻不干:“孩子有错误,学校可以教育,但你们无权不让娃娃上课。娃娃不听话,我们才送到学校来,让我领回家,哪有时间来跟他缠。”家长这样的态度,让学校更加为难。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孤掌难鸣。
2、评论:
家庭教育危机——你关注了吗
[ 2005-11-4 19:20:00 | By: x8899]
家庭教育危机令人忧心忡忡。这并非杞人忧天。离婚率的飚升,单亲家庭的骤增,使得单亲家庭孩子的越轨(甚至犯罪)行为越来越多。孩子的道德行为、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格形成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考验。不能吃苦、不能受委屈、没有坚持性、没有克制力,生活不能自理、缺乏创意、搞不好人际关系、浮躁、自私、虚荣心强、纠错能力弱等,是孩子们普遍存在的缺陷。学生逃学旷课、出走、自杀、杀人等都已经不算什么轰动性新闻,甚至发生过仅仅因为区区小事就杀死亲生父母的恶性事件。
最大的危机在于家庭的教育功能不断弱化,没有什么能够阻止这一趋势。几千年的主要由家庭教育孩子的模式正在迅速瓦解之中,家庭的教育功能转移到了学校与社会。学校与社会果真能承担这个重任吗?答案并不乐观,值得严密注视,加以研究。在家庭稳定的场合,家庭多少还承担一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随着双职工体制的形成与家庭的日趋不稳定,家庭有限的教育责任也越来越微弱了。由学校与社会单方面承担教育孩子的职责,这在世界上尚未有成功的先例。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发达国家都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而且家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的国家,小学生班主任一周最少与学生家长通一次电话,进行沟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