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浙江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史料链接+解题技巧+教师选粹+经典习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VIP

【三维设计】(浙江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史料链接+解题技巧+教师选粹+经典习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十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说明 1.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先民创造精神的价值 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2.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苏轼、米芇、赵孟等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了解王维等著名画家;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金声玉振”“宫廷舞和民间舞”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领域的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体会古代中国文学的多姿多彩,感受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 本讲知识点较多,可以借助表格法梳理;同时还要关注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等代表作家 [历史广角] “蔡侯纸” 自古书籍大多都编成竹简,那些用绸缎布匹写字的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称“蔡侯纸”。 [历史广角] 传统书画艺术特色 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讲究借物抒情,但由于其审美主体的思想意识被局限于具有出世思想的士大夫范围内,审美趣味的主要指向是清淡、雅逸、超俗;题材内容被局限在山水花鸟之内;审美创造主体的工具材料主要局限在和文人书法相同的笔墨画纸之内,就大大局限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这正是清代末期文人画衰败的原因。 [历史广角] 苏轼对宋词发展的主要贡献 苏轼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完成者,并将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其最大贡献就在于对词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开拓,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苏轼革新词体的关键是“以诗为词”,把词与诗看成是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冲破了词的传统封闭特质,词的外在形式已降为次要地位,变成了广义的诗词一体,以其固有的特征为抒情言志服务,词与诗在本质上更加靠近。 [浙江乡土历史] 中国古代科学界代表人物——沈括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他是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主题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一 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中国在公元3世纪与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材料反映了中国的四大发明在科技史上的地位如何?后来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中国在公元3世纪与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同时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材料二中对四大发明的应用反映了古代科技未能充分发挥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 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影响 (1)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都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指南针的发明早期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但后来却成为了进行迷信活动的工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但后来火药却成为搞迷信、敬鬼神所使用的技术。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 别 数 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 学 化 学 农 学 机 械 水 利 轻 工 兵 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