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18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版含解析.docVIP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18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18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版含解析

必修二 专题二 第18讲 一、选择题 1.(2015·衡水中学三调)下表是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植茶面积(万亩)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7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A.伴随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需求量日增 B.劳动力的增加带动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C.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 D.茶叶产量的增加推动外销量迅速增长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本题要注意准确解读材料中的图表。从材料中的图表可以看出,中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外销量的增长超过了内销,结合材料时间和所学知识,这是因为随着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市场对茶叶需求量日增,A项符合题意;茶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外销量增加造成的,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茶叶外销量的增长的原因,C项只是说明农产品的商品化,表达不完整;茶叶产量的增加和外销量迅速增长没有必然联系,D项表述不准确。故选A项。 2.(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某中学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  ) A.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结合四个选项分析,A项符合。 3.(2015·银川一中一模)“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 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 B.吸纳民间资本 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 D.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表明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是为了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故选A项。 4.(2015·镇江期末)江苏镇江的恒顺香醋驰名世界,恒顺集团的前身是1840年成立的恒顺糟坊。据史料记载,从1893年到1911年,恒顺糟坊最兴旺的时期年产百花酒约210吨,醋110吨,酱220吨。这一时期,恒顺糟坊发展兴旺的原因包括(  )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②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大力推动 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时间1893-1911年期间,可进行推断,因为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为减轻财政负担,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①正确;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在题干所提供时间之后,故②错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民间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故③正确;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应当发生在一战期间,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5.(2015·中山期末)下表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某段时间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总值变化(单位:万两), 请根据此表判断,X至Y这段时间应该是(  )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X年输入总值 90000 3500 9600 520 2800 Y年输入总值 240000000 110000000 4900 150 0 A.1895-1912 B.1914-1919 C.1927-1937 D.1945-1949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从材料中看,英法德三国输入中国的商品较少,而美日两国商品数量激增,该情况出现应该是一战期间(1914-1918),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美日两国加紧侵略中国,B项符合题意。 6.(2015·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一调)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  ) 年代 钢(吨) 生铁(吨) 煤(吨) 锰矿石(吨) 1935年 256565 78706131400 1936年 414315 80999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