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21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版含解析
必修二 专题四 第21讲
一、选择题
1.(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1835年,道光帝发布上谕称:“从来民风之纯淳,由于士习之端谨。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道光帝发布该上谕的根本目的是( )
A.改善社会风气以维护清朝统治
B.发动民众监督以整顿吏治
C.整顿民风以端正士人学术风气
D.提高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
[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可知,道光帝发布上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这是由其阶级本质决定的。故选A项。
2.(2015·襄阳四校期中)1905年,端方等出洋考察宪政官员回国“奏请官员剪发之折,两宫深滋不悦”。1910年清政府下达了一道谕旨,“凡我臣民,均准自由剪发”。清廷前后态度的变化反映出( )
A.近代化发展是大势所趋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传统的习俗理念被颠覆D.民众心理发生本质变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从题干材料可知,清政府对于剪发由“不悦”到“准自由剪发”说明近代化是大势所趋,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排除;C、D两项与史实不符。故选A项。
3.(2015·南京三模)秋瑾(1875年~1907年)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据此材料推断,错误的是( )
A.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
B.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C.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
D.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分析和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女子可以去读书、去工作,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不必依靠父兄和丈夫,这样不仅可以兴隆家业,而且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故材料不能说明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结合材料,可以判断是符合材料的。
4.(2015·漳州八校联考)民国之初,广东流传这样的歌谣:“革命世界,新式派头。女子解放,自由选婿。”歌谣内容反映的新风尚,适应于当时的( )
①内地乡村 ②发达地区
③受新式教育的国人 ④满洲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④明显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D两项;辛亥革命、思想解放主要在城市,故①错误,排除A项。故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
5.(2015·泰州二模) “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
A.近代交通工具 B.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
C.物质生活的近代化 D.近代工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从材料中提及的近代文明成果:建筑、通讯、交通、城市、工业等可知,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近代物质生活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近代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近代工业的发展的说法不全面,故A、B、D三项错误。
6.(2015·泰安期末)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但其言论与行为往往令一些人难以理解。观察思考胡适下列言行,你认为其出现的原因是( )
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胡适日记》1929年4月27日
A.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占主导地位
B.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已不占主导地位
C.当时中国社会的婚俗习惯尚未发生变化
D.既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又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胡适奉命回国与母亲包办订婚的江冬秀女士完婚,说明他深受传统儒学影响,故A、B两项错误;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社会的婚俗习惯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说明他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但他奉命回国与母亲包办的订婚的江冬秀女士完婚,又说明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故D项正确。
7.(2015·济南5月针对性训练)下图是北京王府井大街“四联”理发馆的场景图。图中对联是“剪刀不留情专截牛仔裤,推子要革命去你阿飞头。横批:兴无灭资”。这说明(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存在障碍
B.阶级斗争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
C.民主与法制遭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单元第7讲考点1太平天国运动.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1单元第15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1单元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4单元第22讲考点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1单元第16讲考点2古代的经济政治.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5单元第23讲考点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2单元第17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6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5单元第24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2单元第17讲考点1开辟新航路.ppt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23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24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26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28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29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第4单元第33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1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0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及艺术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2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