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1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Word版含解析.docVIP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1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1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Word版含解析

必修三 专题二 第31讲 一、选择题 1.(2015·宜宾一诊)太史公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据此可知,司马迁(  ) A.意在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 B.认为《离骚》与《诗经》创作手法一致 C.旨在消除汉赋虚辞滥说之风气 D.对自己竭诚尽忠的不幸遭遇而心怀感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太史公的意思是:《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说明屈原的《离骚》中和含蓄的作风。《离骚》的写作风格是浪漫主义,《诗经》写作风格是现实主义,B项排除;《离骚》是春秋战国时期写作的,在汉赋之前,C项排除;D项材料中未涉及。 2.(2015·衢州五校期中联考)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艺术,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①是楚辞,出现在先秦时期。②是唐诗。③是元曲。④是宋词。因此正确排序为①②④③,A项符合题意。 3.(2015·合肥一模)“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这段文字有可能出自下面的(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不难发现,道乎!、上林乎?、巨丽也、荡荡乎、经营乎等等都是汉赋这种文学题材的显著风格、显著特点,所以本题的答案是C项。 4.(2015·淄博实验中学一诊)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说明社会群体认同推动了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发展,小说反映的是市民的利益诉求和代表了世俗文化发展,所以C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A、D两项材料含义并未直接体现,B项说法错误显然小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 5.(2015·洛阳统考)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从材料中“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到“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的信息说明文学逐渐被下层民众所喜爱,故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说的是文学世俗化,不是迎合统治阶级,故B项错误;民间文学世俗化与道教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6.(2015·江西师大附中期中)“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这也不是江水呀,这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上述文字有历代咏叹三国史事第一的美誉。从文学体裁上看,这段文字属于(  ) A.元曲 B.宋词 C.唐传奇 D.汉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学。解读这段文字,可以发现其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押韵上平仄通押。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符合这一特征。 7.(2015·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牛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牛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