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学科导论[精选]
* * 34 36 7 实变函数论的产生 及其意义 朱文莉 zhuwl@swufe.edu.cn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数学学院 实变函数论 是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 础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近代抽象分析的基 本思想, 加深对数学分析知识的理解, 深化对中学 数学有关内容的认识, 同时为今后学习泛函分析、 函数论、概率论、微分方程、拓扑学、金融随机 分析等课程提供必要的测度论和积分论的基础, 并为进一步学习现代数学基础打下必要的基础. 世界数学发展史,一般划分为四个时期: 数学的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世纪); 常量数学即初等数学 (公元5世纪─公元17世纪); 变量数学即近代数学 (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 现代数学 (19世纪─至今); 变量数学发展的第二个决定性步骤, 是英国的牛顿和德 国的莱布尼兹完成了微积分的创建. 微积分是17世纪发现 的最伟大的数学工具. 有了它, 数学研究的许多崭新的、 广泛的领域才得以迅速开辟和发展. 恩格斯高度评价这一人类智力奋斗的结晶:“在一切理论成就 中, 未必再有什么象17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明那样被看作人类 精神的最高胜利”. 微积分在数学发展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继欧几里得几 何学之后, 全部数学中的一个最伟大的创造. 但是微积分的发展经 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才成为数学中的一大部门——数学分析, 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的计算工具. 一、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 17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有许多科学 问题需要解决, 这些问题也就成了促使微积分产生的重要因素. 归 结起来, 大体有四类问题:第一类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直接表现 出来的, 也就是求瞬时速度的问题; 第二类问题是求曲线的切线问 题; 第三类问题是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 第四类问题是求曲线 的长度、曲线围成的面积、曲面围成的体积、物体的重心以及一 个体积相当大的物体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引力等问题. 17世纪 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对上述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如 费马、笛卡尔、开普勒等都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理论, 为微积分理 论的创立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牛顿研究微积分着重于以运动来考察. 1669年在一篇 名为《运用无穷多项分析学》的论文中, 牛顿不仅给出 了求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瞬时变化率的普遍方法, 而 且还证明了面积可由求变化率的逆过程得到, 因为面积也正是用 无穷小面积的和来表示的. 莱布尼兹是德国博学的哲学家和著名 的数学家, 他在研究求曲线切线和求曲边梯形的面积中, 独立地 建立了一套微积分理论. 他注意到求曲线的切线需要确定曲线的 纵坐标之差和横坐标之差的比, 而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则需要确 定曲线的纵坐标之和, 于是他把微分问题与积分问题联系起来, 把两者看作互逆运算, 从而创立了一套关于无限小量的“求差法” 和“求和法”, 即微分学和积分学. 牛顿和莱布尼兹在创建微积分 上的基本功绩是把前人在实际中应用的某一方法加以概括和提升 使之变成适合一般的运算方法, 并且指出微分和积分的互逆过程. ppt 曲边梯形面积问题在p9, 稍后讲 微积分继续发展的三个方向 外微分形式 (整体微分几何)(微积分基本定理如何 在高维空间得到体现) 复数域上的微积分(复变函数) 微积分的深化和拓展(实变函数) 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黎曼积分. 黎曼积分问题举例 1. 曲边梯形的面积 矩形面积 梯形面积 设曲边梯形是由连续曲线 以及两直线 所围成 , 求其面积 A . 解决步骤 : 1) 大化小. 在区间 [a , b]中任意插入 n –1 个分点 用直线 将曲边梯形分成 n 个小曲边梯形; 2) 常代变. 在第i 个窄曲边梯形上任取 作以 为底 , 为高的小矩形, 并以此小 矩形面积近似代替相应 窄曲边梯形面积 得 3) 近似和. 4) 取极限. 令 则曲边梯形面积 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大化小 , 常代变 , 近似和 , 取极限 ” 所求量极限结构式: 特殊乘积和式的极限 黎曼积分定义 一组分点 任取 且有界, 在 中任意取 时 只要 总趋于确定的常数 I , 则称此极限 I 为函数 在区间 上的黎曼积分, 即 此时称 f ( x ) 在 [ a , b ] 上黎曼可积 . 记作 积分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设计书实例[精选].doc
- 数字化变电站及IEC61850简介[精选].ppt
- 数字化[精选].ppt
- 数字化变电站研究报告[精选].ppt
- 数字化公路解决方案[精选].doc
- 数字化地形测图的工作体会[精选].doc
-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精选].doc
- 数字化城市解决方案[精选].doc
- 数字化城管系统招标文件[精选].doc
- 数字化声音编辑教学设计[精选].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