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二唐诗宋词辛弃疾词三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教.docVIP

鲁人版高二唐诗宋词辛弃疾词三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人版高二唐诗宋词辛弃疾词三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教

鲁人版高二《唐诗宋词》《辛弃疾词三首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教案 课标新理念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情感与价值观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 教学难重点 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教材分析 辛弃疾南宋词坛的代表人物,词风悲壮,感情激烈,与苏轼并称为豪放词风的双子星座。相对苏轼的“无病呻吟”而言,辛弃疾的豪放是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人生经历的基础的。南宋王朝的隐忍苟活,边境金军的侵略威胁,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人生坎坷的深沉感慨,壮志难酬的痛苦悲愤,这一切都成就了辛弃疾,成就了辛弃疾的豪放悲壮。在辛弃疾的词中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感,无论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都不失为生动的教材。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讲解辛弃疾词《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检查《青玉案 元夕》的背诵和默写。 二.题解 贺新郎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后来将“凉”字误作“郎”字。《词谱》以叶梦得词作谱。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压韵。此调声情沉郁苍凉,宜抒发激越情感,历来为词家所习用。 三.写作背景 辛弃疾于江西上饶带湖闲居达十年之久后,绍熙三年(1192)春,被起用赴福建提点刑狱任。绍熙五年(1194)秋七月,以谏官黄艾论列被罢帅任。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次年江西铅山期思渡新居落成,“新葺茅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浣溪沙·瓢泉偶作》)。这首词就是为瓢泉新居的“停云堂”题写的。 四.具体讲解 1.请分析“甚矣吾衰矣”中所蕴含的情感。 讨论明确:此句语出《论语·述而》,词人的这一声长叹,是因为国家被侵,人民受辱,自己却只能退隐瓢泉,壮志难酬;这一声长叹,道出自己豪情依旧,却已英雄迟暮;这一声长叹,既饱含了他壮志无法得以实现的无奈,又凸显了他可以饮酒避害,与陶渊明神交的快意。 2.请分析“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中“怅”的意蕴。 讨论明确:表现了孤独怅惘的情绪:一个“怅”字,极其传神地皴出了词人难觅知音的孤独与迷惘,充分体现了词作沉郁的意境。 3.“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中用了什么典故?如何理解其中的“笑”? 讨论明确: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写出了自己年老无成的忧愤。虽然忧愤,可是,他还能将“人间万事”都付之于“一笑”,试问这份豪情,古今豪放词家几人能及? 4.“问何物、能令公喜?”中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讨论明确:此句用《世说新语·宠礼篇》中王恂和郗超可以令晋大司马桓温喜的典故。这里的“公”既指桓温,又指作者自己。桓温三度北伐受阻,是因为他所在的衰微的晋室怕他功高盖主,有意欲代之的想法。辛弃疾所在的宋室也已经没落,大概宋主也和晋室有着相类似的考虑吧?而辛与桓温不同的是:桓温长期秉权,而且确实因意欲代主之志;辛则在罢官后寄情山水,不再追逐名利了。 5.文中令辛弃疾喜的是什么?表现了辛弃疾怎样的人格? 讨论明确:是“青山”。“妩媚”,用魏徵事。(《新唐书》卷九十七《魏徵传》:“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情是词人之情;貌为青山之貌。青山虽知音稀少,却有着高洁不屈的品格和峥嵘灵动的意气,所以辛觉得它“妩媚”;而辛也借青山那高洁不屈的品格,激励自己要有高洁之志和豪放之气。 6.下片主要写什么内容? 讨论明确:下片借饮酒抒怀,着浓墨渲染词人清心淡薄的高蹈节操和超凡脱俗的狂放个性,点明了词人难觅知音的深层次原因。 7.“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用了什么典故?有何用意? 讨论明确:化用陶《停云》:“有酒有酒,闲饮东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悠,搔首延伫。”等诗句。辛词中大约有七分之一的词作涉及陶渊明,词人与陶渊明的神交已久,常以之自况。一个“想”字,与上阙的“料”字同妙。陶可能也是因为并无良朋而饮酒解闷。所以,在情感上,陶与上阙的青山一样,也和词人产生了共鸣。 8.“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用了什么典故?有何用意? 讨论明确:化用苏轼《和陶潜饮酒诗》:“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成名。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和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治浮。”词人以陶渊明自况,借指斥东晋名士打着追求“风流”的名号饮酒讽刺当时的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偏安一隅。这里的“江左”表面指当年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实指当时

文档评论(0)

xutiantian2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