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和泪[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梦和泪[精选]

梦和泪 舒 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剪裁特色。 能力目标: 1、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2、了解课文设疑与释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情感目标: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1、关于文章的中心和材料。 2、关于构思、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关于文章的中心和材料。 2、关于构思、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采取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教师进行适当点拨与指导。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设计】 梦 写甲午海战的大作品——真正的大哭 泪 梦是人生的一部分 吴文藻先生病逝 ——有泪不轻弹 中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 梦为她作证(结束全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要让一个人永远地以微笑面对世界,真的不容易。将童真、母爱、大自然融为一体,希望世间处处有欢乐,人人相亲相爱更非易事,然而在人们心目中,冰心始终是微笑的,多少年来,她就是微笑着歌颂母亲的爱,歌唱儿童的爱和大自然的爱,却很少有人知道冰心感情世界的另一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舒乙的梦和泪来走近冰心。 二、冰心与作者简介 1、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年回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到日本,1949—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2、作者简介 舒乙,老舍的长子。1935年生,满族,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18岁毕业于北京二中,后被国家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学习林业化学工艺专业,回国后从事科研工作多年。197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出版过多部散文集和文学研究、评论集。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工作。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三、背景资料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位老海军,曾作为北洋舰队的一名枪炮官,参加了甲午海战。谈起甲午之战,她说:“我父亲28岁那年参加了甲午海战。当时,还没有我,我是庚子年(1900年)出生的。但我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听到了有关那场战争和当时海军的一些情况。” 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的运输舰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9月17日,护送陆军登陆的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与寻找中国海军决战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遭遇,爆发了近代海战史上规模空前的装甲舰大会战。 开战后不久,北洋舰队的“致远”、“经远”等舰相继沉没,“广甲”、“济远”2舰先后逃走,形势十分严峻。“来远”舰与另一艘巡洋舰“靖远”号,拚死抵抗号称“帝国精锐”的“吉野”等4艘快速巡洋舰的疯狂围攻。“来远”舰中炮200余发,弹药舱被击中,引起爆炸,全舰燃起熊熊大火,舱面遭到严重破坏,危急时刻,谢葆璋奋不顾身,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指挥士兵全力攫救舰上大火,终于将大火赴灭,保住了军舰。“来远”经紧急抢修后,一直坚持战斗到日本舰队逃离战场。 冰心老人向我们描述说:“大东沟那场仗打得非常残酷。我母亲的一个堂侄子在‘来远’舰上当兵,炮弹打穿了他的肚子,肠子被炸了出来,飞溅到烟囱上。战斗结束时,父亲含着泪从烟囱上把烧焦的肠子撕了下来,放回到他的遗体中。” 冰心老人说:“甲午海战后,海军学校所剩无几。要发展海军,没有海军人才怎么能行?所以,父亲下决心要培养更多的海军人才来复兴海军,洗雪甲午之耻。” 谢葆璋在烟台海军学堂任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