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诊 汗:表证辨汗,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局部辨汗,但头汗出,偏身汗 痛:机理,性质,部位 饮食: 睡眠 二便 经带 切诊 脉诊 1.部位: 2.指法:总按,单取,同身寸,举按寻 3.正常脉象: 4.病脉: 1)浮脉: 4.病脉 2)沉脉: 4.病脉 3)迟脉: 4.病脉 4)数脉: 4.病脉 5)虚脉: 4.病脉 6)实脉: 中医诊法 哈尔滨医科大学府属第二医院 孙 平 绪 论 一、概念二、重要性三、优缺点 四、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 2.见微知著 3.揆度奇恒 绪 论 五、运用原则 1.内外详查 2.四诊合参 3.病症结合 望诊 一.概念 二.内容:神、色、形、态 1.全身望诊 望神 得神 : 失神 : 假神: 望色 常色: 望诊 病色: 白色: 黄色: 赤色: 青色: 望诊 望形: 强、 弱 、 胖、 瘦 望态:动、静 2.局部望诊 头颈、五官:发, 眼、鼻、口唇、颈部 望皮肤:色、肿胀、斑疹 3.望舌(舌诊) 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2)病舌: 舌质:神、色、形、态 淡白舌 红舌 绛舌 紫舌 胖大舌 瘦薄舌 裂纹舌 齿痕舌 舌苔 苔色:白苔、黄苔、灰黑苔 苔质:厚薄、润燥、剥脱 白苔 黄苔 灰黑苔 厚薄 剥脱 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正气的盛衰 2.辨别病位深浅 3.辨别病邪的性质 4.推断病势的进退 5.判断预后 闻诊 听声音 听呼吸 听咳嗽、嗳气、呃逆 嗅气味:口臭、分泌物、排泄物 问诊 注意事项:围绕主证,时间顺序,态度,技巧 内容:诱因、时间、起病缓急、用药史、 家族史等 现在症 寒热: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往来寒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