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切碎的均匀海带试样0.20-0.3g,移入瓷坩埚中,加入10mol/L KOH溶液1ml,置于电炉上炭化,然后置600℃高温炉灰化45min,取出放至室温。以40ml水分数次洗涤坩埚内容物,将洗涤液一并转入漏斗中。 2.加样测定 漏斗编号 1 2 3 4 5 6 7 水 (ml) 40 38 36 34 32 30 0 碘标准溶液 (ml) 0 2 4 6 8 10 0 KOH (ml) 1 1 1 1 1 1 0 H2SO4 (ml) 0.5 0.5 0.5 0.5 0.5 0.5 0.5 K2Cr2O7 (ml) 10 10 10 10 10 10 10 CHCl3 (ml) 10 10 10 10 10 10 10 721型分光光度计 TU-1810型分光光度计 752型分光光度计 752型分光光度计 五、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 1 通电开机预热30min。 2 调整合适的波长。 3 开机后自动显示在T%位置,开盖调0,若不为0则按0%键;然后关闭盖调100,若不为100则按0A/100%键;调整A/T/C/F键至Abs处调0,若不为0则按0A/100%键调0。 4 测样。 展青霉素(Patulin, Pat)毒性 3. 毒性作用 (1) 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啮齿类动物的急性毒性中毒:痉挛、肺出血、皮下组织水肿、无尿,死亡。 ??(2) 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 皮下注射部位引起雄性大白鼠发生局部肉瘤,经口服的实验动物未发现致癌现象。Pat对大鼠和小鼠没有致畸作用,但对鸡胚有明显的致畸作用。 展青霉素(Patulin, Pat)毒性 (3)?细胞毒性:Pat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更利于K+外流。 (4)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亚致死剂量的Pat对小鼠和兔的免疫系统均有影响,Pat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而且Pat对免疫球蛋白水平 的影响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青霉素的污染 食品中的主要来源:是由荨麻青素、扩张青素和棒曲霉等霉菌代谢产生的,存在于腐烂水果及果汁制品中。 品 种 指标(μg/Kg ) 半成品(原汁、原酱) ≤ 100 原汁、果酱 ≤ 50 果酒 ≤ 50 罐头 ≤ 50 山楂条(饼) ≤ 50 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限量卫生标准 4.2 双向薄层扫描测定法 原理:用乙酸乙酯提取果汁,用1.5%碳酸钠净化样品。经双向薄层展开分离后,用薄层扫描仪进行紫外反射光扫描定量。 样品处理:鲜果、果酱加适量无水硫酸钠研磨吸收多余水分,加乙酸乙酯震荡提取过滤,滤液加稀碳酸钠振摇去杂质,乙酸乙酯在水浴上真空减压浓缩近干,用少许三氯甲烷定容供TLC用。果汁、果酒直接提取。 测定:在薄板上滴加标准液、样品液。在样品点同一垂直线上距顶端2cm处点标准液,作为位置参考点。先用横展剂三氯甲烷-丙酮横向展开后再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纵向展开,254nm下观察,若在Rf 0.35处有黑色斑点需做确证实验。将薄板喷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盐酸溶液,135℃烘烤15min,360nm下观察,呈橙黄色斑点即可确认。稀释后点样使其在线性范围内,双向展开后进行扫描定量。 最低检出限3μg/L。 图3.9 β-(1,3)-D-葡聚糖水解产物的层析 水解产物与标准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溶液对照进行薄板层析,展开剂为正丁醇:无水乙醇(酸):水=4:1:5(V/V,上层液),以苯胺-邻苯二甲酸为显色剂,得到右图。 镰刀菌毒素 1. 单端孢霉烯族类 (T-2毒素、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等) 2. 玉米赤霉烯酮类 3. 丁烯酸内酯 4. 串珠镰刀菌素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1)主要产毒菌株:镰刀菌属 2)结构与性质 基本结构:倍半萜烯 毒性化学结构:C-12,C-13环氧基 3)性质:稳定、烹调过程不易破坏 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可使之失去毒性。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种类与毒性 种类:40余种 毒性作用: 共同特点表现为较强的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及致畸作用,部分有较弱的致癌性, 急性毒性强,可致人与动物的呕吐。 第五节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验 5.1 概述 5.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薄层色谱测定法 5.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5.4 薄层色谱法(同时测定) 5.1概述 理化性质:镰刀菌属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主要是单端孢霉素类,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谷物种天然污染的有A、B两型,12、13碳原子上形成的环氧基可能为毒性的化学基础。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