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音乐[精选]

谈音乐 张爱玲 张爱玲 这是张爱玲本人颇为钟意的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张爱玲穿着改良的旗袍——她自己选的颜色设计的款式,头微微仰着,眼神向前向上,一只手含蓄地别在身后,另一只手却做出了一个撑腰的姿势——不是“苍凉的手势”,而是略显倨傲的姿态。 张爱玲 1920 出生于上海麦根路(今康定东路),父亲是旧派纨绔子弟,母亲和姑母为崇尚西洋文明的新女性。 1927 从天津返沪,母亲回国,习钢琴、画画、英文,“从小被目为天才” 1928 读《红楼梦》、《三国演义》 1930 父母离婚 1931 入上海圣玛利女校 1939 入香港大学,结识好友炎樱 1942 香港沦陷,返沪,为杂志写文 张爱玲 1943 写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收入《传奇》。 1944 与胡兰成相识 1947 与胡兰成分手 1948 连载《十八春》,后改名为《半生缘》。 1952 避居香港 1967 英译《海上花列传》 1977 出版《红楼梦魇》 1995 逝世于洛杉矶公寓 张爱玲 有人总结出张爱玲人生态度的三大矛盾: 享乐主义者,但又对生活充满悲剧感; 名门之后,贵族小姐,却又宣称自己是自食 其力的小市民; 通达人情世故,但待人穿衣又独标孤高。 而这些,都渗透在她的笔下,渗透在她的小说和散文中。散文《谈音乐》也是如此。 谈音乐 自读提示: 自读课文,读的时候可以用铅笔划一划、在旁边写一写。 首先把握作者的态度和这种态度的原因; 再细细看谈到了哪些音乐,每种音乐又对应何种感受。 文章脉络 对音乐的态度:不喜欢 ※喜欢颜色和气味,原因。 ※不喜欢音乐,理由。 对各类音乐的不同感受 ※凡哑林 ※凡哑林与钢琴合奏 ※交响乐 ※中国的锣鼓与交响乐 ※学琴经历 ※宫廷音乐与巴黑 ※歌剧 ※外国通俗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 点拨 教材P222 文章劈头就是一句“我不大喜欢音乐”,真是语出意外,但作者不喜欢音乐,并不意味着作者不懂音乐。 写颜色举了两个例子,试看“翠蓝”、“青”、“白里发青发黑”,用笔相当细腻。张爱玲爱读《红楼梦》、《金瓶梅》,受其影响,对人物服饰常常加以细摩,对颜色也就分外敏感。 “颜色这东西…但凡让人注意到,总是可喜的,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这句回应了开头所谓“不知为什么颜色与气味常常使我快乐”。好处在于举了关于颜色的两个例子后,那种感触已呼之欲出,再写喜欢的原因便自然无痕。 点拨 教材P222 写到气味时,打的比喻是“仿佛在新房子里过新年,清冷,干净,兴旺”,“烂熟、丰盈,如同古时候的‘米烂陈仓’”。这是张爱玲文章的一个特色,常常会有新奇而又贴切的比喻。 说新奇,主要是因为在比喻中用了“通感”,即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在于某种感受。说贴切,是因为这种感受是较为主观的,人与人之间未必一样,但张爱玲有本事将她的感受写得具体细腻,仿佛触手可及,让人“陷入”她的感受,觉得就是如此。 点拨 教材P223 “气味总是暂时的…颜色…使人安心”。虽然颜色和气味张爱玲都喜欢,因为存在共性,但这里又把二者作了区分,可见体物之细腻。 凡哑林“将人生紧紧把握贴恋着的一切东西都流了去了”,胡琴“虽然也苍凉, …远兜远转,依然回到人间。” 《倾城之恋》的开头和结尾都有这么一句,“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的确,张氏爱用“苍凉”一词,许多人以为张孤标傲世,并以爱张来显示自己的“孤标傲世”。但读到《谈音乐》里这段文字,应可明了张氏的“苍凉”是“在人间”的苍凉,有人生的实底的。另,注意,写两种音乐都联想到了人生感。 点拨 教材P223-224 凡哑林与钢琴合奏。把这种合奏比作几个人合作的中国画,殊为别致。这种事物间的打通,我们不应拘泥于了解这是通感,而是要尽可能体会到这其中表明的之于生活的一种丰富的感受力。 交响乐。写交响乐有两个层面:一是以比喻写出交响乐宏大的声势,并给出人们听交响乐的场景,实在而不矫揉造作;二是拿锣鼓与交响乐作比,写出了中西方音乐的不同,也内含了张氏对中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的分析。 点拨 教材P224-225 学琴经历。插入一段完整的叙事,文章错落有致,其中又可见出张氏的性情、对于音乐的态度——“喜欢的并不是钢琴而是那种空气。” 教材P226 歌剧。“譬如像妒忌这样的原始的感情,在歌剧里…把它放大一千倍来奢侈地表现着”。感情被放大了,这一判断源于张爱玲彻头彻尾中国人的观察视角,不是说歌剧一定如此,换了西方人的视角,那情感可能并未被放大,因中国人具有的是含蓄内敛的性格和情感。就像张爱玲小说里那些卑微而妥协的人们,张氏对他们是肯定的,认为他们“真实”,有生活的力量在。 点拨 教材P228 中国的通俗音乐。注意,张爱玲是雅俗兼顾的,虽然如今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