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学案(附答案).docVIP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学案(附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学案(附答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意象和意境,感受古代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 2、鉴赏分析诗歌中的景情关系,掌握常见的写景抒情手法。 3、鉴赏意境题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二、相关知识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三、课前检测:(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其一)①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此时诗人正寓居成都。由于严武重镇成都,诗人重返草堂,生活上稍稍平定,因此心情也就比较舒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春末夏初漫江碧波荡漾,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花红艳火。寥寥十个字勾画出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这首诗以色彩鲜明,清新怡人的美好风光反衬诗人强烈盼望归家的心情,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第一步,描绘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感情。分析作者或者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沉醉东风 秋景 卢挚 挂绝壁松枝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答案】(1)第一首诗作者把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萧瑟苍凉的意境,突出地表现了羁旅悲怀。(2)第二首诗作者写在满天秋意里泛舟洞庭下潇湘的观感,气象明朗开阔,透露了开朗乐观的情怀。 六、课堂小结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境? ①结合诗词分析,且描摹景物不能直译。 ②意象要与情感、技巧结合分析。 ③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分析。 七、配餐练习 A组: 1、阅读下面的古曲,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简要分析这首古曲的意境。 【参考答案】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浓烈,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全诗以景衬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B组: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⑴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⑵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参考答案】 (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 C组:(2012·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

文档评论(0)

dsf80fhg0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