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版本简介(B)
《红楼梦》版本简介——戚本
戚本为乾隆年间德清戚蓼生收藏并序,因而得名。题“石头记”。包含戚沪本、有正大字本、有正小字本、戚宁本。
戚沪本又称戚张本。系桐城张开模过录本,光绪年间为俞明震所得。原为八十回,上海有正书局老板狄葆贤据以照相石印。
此本抄写工整,清楚有条,是脂本系统中面貌颇为精良的流传本。抄手虽楷书整齐,但语文水平不高,文中时时可见错讹字。它整理的底本可能不止一种,因此别本残缺之处,皆已补齐。汇集的批语也比较多,有不少是他本所缺的。此外,在正文、回目上,也时有特色,值得研究。此本的缺点,是经过整理后,文字不免有改动和失真之处,批语也有不少移动位置,比如把眉批、旁批都改成了双行夹批或回前回后批,并删去了原署的年月、名号,失去了本来的面目。
六十四、六十七两回,十九、八十两回回目,二十二回末等缺文都已补齐,十七、十八两回已分开。凡此种种,以下诸本大同小异。此本除第七十八回“芙蓉诔”后缺回末收尾一小段外,无残短。如正文文字比之程高本所改,大都同于脂本原文;比之其他脂本,又有个别细碎异文。第十七与十八回分回之处不同于今本。
此本前四十回有夹批、回前回后批。批语有不少移位,如将原文眉批和侧批俱改成双行夹批或回前回后批,并删去原署的年月名号。不少批语为独有,有一定的价值,如第四回前的“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一诗,但已不好判断是否脂批。后四十回无夹批,回前回后批疑非脂批,而是稍后的署号为“立松轩”者所批。
原本曾传闻已于一九二一年毁于火。一九七五年冬,上海古籍书店整理旧库,意外发现迷失多年的底本前四十回半部。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有正书局据戚沪本照相石印的本子,题《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印行过三次。“大字本”于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二年石印。一九二○年用“大字本”剪贴缩印了一种“小字本”,于是有大小字本之分。“小字本”又于一九二七年再版。存八十回全。“大字本”四回一册,共二十册,十回一卷,共八卷。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缩印“小字本”为十二册,每半叶十五行,行三十字。
此本底本付印前经整理,有改动失真之处,贴改过个别字迹。
此本眉批前四十回为狄葆贤所加,“小字本”后四十回中也有眉批,为狄葆贤征求他人所加。价值不高。
戚本是最早付印的八十回脂本,突破了延续一百二十年的程高本垄断的局面,首次将一个接近于曹雪芹原文的《红楼梦》行显于世,意义非同寻常。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据“有正大字本”删去后人所加眉批,影印出版。
戚宁本又称南图本、泽存本。存八十回全。四回一册,共二十册,十回一卷,共八卷。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行款格式与戚沪本全同。此本文字几乎与戚沪本全同,可能是后者的过录本。
戚宁本有谓在一九三○年前后曾属昆山于氏,后归伪内务部长陈群“泽存书库”。日本投降后,陈群畏罪自杀,其藏书移交国立中央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收藏至今。
《红楼梦》版本简介——甲戌本
又称脂残本、脂铨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第一回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十五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1754)。存十六回。即一至八回、十三至十六回、二十五至二十八回。第四回回末缺下半叶,第十三回上半叶缺左下角。四回一册,共四册。每半叶十二行,行十八字。
甲戌本是现存各抄本中最珍贵的一种,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本来面貌。其祖本可能是脂砚斋的编辑本,因每页版心下部都有脂砚斋的署名,有些地方虚以待补,如若干回的回前诗,仅有“诗曰”空悬。林黛玉眉目描写尚未成文,其下半句以朱笔空围。底本无拼凑现象,正文很少修改,有部份批语系从另本移录。
此本第一回有畸笏叟丁亥春的行侧朱批,墨抄总评也有作于丁亥者,说明抄录时间在乾隆二十三年丁亥(1767)之后。
第一回第一页第一行顶格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行“凡例”二字,第三行起凡例五则,末题诗一首。其中第一至四则及题诗,共四百一十四字,为此本独有。第五则“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后来本子仅存此段作为引言,与正文混同,遂成了正文开始。凡例之后的七律题诗,尾联“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脍炙人口,为论红著作所常引用。
第一回第四页下第一行“丰神迥异”句下至第五页上末行“大展幻术,将”句之间,较他本多出一段文字,恰好两页,四百余字。又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警幻之妹兼美成亲的一段情节,与各本也不同。
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批、回前回后批多种。所存各回脂批远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批语为他本所无。如第一回“满纸荒唐言”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