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精典课件染废水回用.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精典课件染废水回用

错流过滤和回收率 首先,切向流速能使原水中的污染物随浓水排出; 其次,切向流速能产生紊流破坏膜表面的浓差极化层; 因此,我们需要保证单只膜元件回收率不超过15%; 浓水/产水的比例最小不低于5:1。 进水 浓水 产水 进水 浓水 全量过滤 错流过滤 切向流速 错流过滤与全量过滤 强化——浓水流速控制 10-12GFD 3.8-4.5m3/h ≥4.1m3/h ≥8.6m3/h 10-12GFD 2.5-3.0m3/h ≥4.1m3/h ≥7.1m3/h 最大进水水流量与最小浓水流量 原水类型 SDI15 最大进水流量(m3/h) 最小浓水流量(m3/h) 4040 8040 4040 8040 地下水 2 3.6 17.0 0.7 2.7 地表水 4 3.6 17.0 0.7 2.7 RO产水 1 3.6 17.0 0.5 1.8 表面海水 4 3.6 17.0 0.7 2.7 深井海水 3 3.6 17.0 0.7 2.7 三级废水 4 3.6 17.0 0.7 2.7 进水 浓水 产水 进水 浓水 流量 阻力 △P 流速 浓差极化 污染 流量 浓缩倍数与回收率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浓水回流与回收率 浓水回流提高了系统回收率; 膜元件回收率仍然维持15%,符合设计要求; 浓差极化得到了有效控制; 冲洗流速得到保证; 浓水浓缩倍数是(1-系统回收率)的倒数。 进膜=1 产水=0.15 浓水=0.85 回收率=15% 提升系统回收率 排放=0.15 进泵=1 进水=0.3 膜回收率=15% 系统回收率=50% 回流=0.70 膜系统前后端通量偏差 15bar 14bar 14bar 13bar 2bar 4bar 8bar 13bar 10bar 5bar 短流程系统运行(CPA3-LD 31mil) 长流程系统运行(PROC10 34mil) 系统冲洗 系统停机时膜浓水侧长时间聚集着大量浓水,停机前使用RO产水冲洗系统能有效防止结垢产生; 系统长期运行时,最末端膜元件的浓水侧长期在高浓度的状态下运行,每2h运行使用RO 产品水冲洗2-5min或直接打开浓水限流阀,能有效延缓结垢的产生,RO产水的溶解能力更强,效果更好。 系统生物活性控制 定期大剂量(500PPm)冲击式投加杀菌剂,更经济有效; 不定期的更换杀菌剂的品种,防止生物形成抗药性; 如使用氧化性的杀菌剂,需在RO系统前进行还原; 活性碳作为多为孔性物质吸附大量有机物——营养源,其多孔结构也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活性碳产水中的微生物活性较难控制; 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也会堵塞保安过滤设备; 印染废水回用——RO设计总结 印染水采用软化工艺时,系统回收率应适当调高 低通量设计(10-12GFD) 短流程单段设计(单壳内4芯装) 增加物理性冲刷的效率; 增加化学清洗的效率; 简化清洗系统设计; 浓水在线增压回流 保证切向流速; 实现短流程高回收率; 降低系统压差; 平衡进浓水侧渗透压; 有效降低系统能耗; 采用宽通道(34mil-0.86mm)膜元件——PROC10。 印染废水回用——RO设计举例 已知:排水量125t/h,设计回收率=80%。 求: RO系统设计? 解: 产水量=125t/h * 80%=100t/h 取设计通量=11GFD=0.69t/h支膜 膜数量=100 ÷ 0.69=145支 取4倍数:膜数量=148支 膜壳数量=148 ÷ 4=37个 单壳产水量=100 ÷ 37=2.7t/h 取单壳进水流量=9.0t/h 单壳浓水流量=6.3t/h 系统:进水=125t/h,产水=100t/h,浓排=25t/h,循环=208t/h 答: 系统采用37(4芯)单段设计,循环量=208t/h。 印染废水回用——RO设计举例 100t/h ……… 37芯 125t/h 25t/h 208t/h 333t/h 9t/h 6.3t/h 2.7t/h 印染废水——中试的目的和建议 中试的目的 对比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验证各种工艺的可行性; 验证各种工艺的运行参数; 验证各种工艺的运行费用; 验证回用水的水质。 中试的数据记录 中试的数据记录 中试的数据记录 THE END Thank you 印染废水回用 目录 印染废水-------分类及特性 印染废水-------常见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膜系统设计 印染废水-------中试的目的及建议 印染废水-------分类及特性 印染废水概述 截止至2006年初,据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