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鲲对外汉字教学理论与实践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瑞鲲对外汉字教学理论与实践课件

因此,隶书是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分水岭。   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学术界称之为“隶变”。   隶变是汉字结构体制的根本变化,在汉字发展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楷书    又称为“真书”、“正书”、“正楷”,是汉魏时期在隶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规范书体。    因为是采用毛笔为书写工具,所以,在“横平竖直”的基础上,改变了隶书和魏碑的笔划波折,形成了独特的书体。 楷书的特点:   1、楷书笔形平直,没有波折;笔势伸展、大方;   2、字形变扁方为方正,大小均匀工整;   3、楷书确立了汉字形体规范,两千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草书   草书是相对于规范写法的一种简捷快速的写法。 根据草书书写时对笔划细节的“模糊”程度,又可以分为“章草”和“今草”。 “章草”沿袭隶书笔势,但是笔划之间出现相互连贯、呈浑然一体的特点。   字与字之间仍然不相连贯。主要用于奏章,所以叫做章草。例如:   王羲之的草书。    “今草”完全改变了隶书的笔形特点,字内的相近点画连成一气,字与字之间笔势呼应,虽离而接、牵连不断,浑然一体。例如: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简化笔划,适当加入了草书简洁流畅的书写特点,既便于书写又便于识别,因此较为流行。    行书中保留楷书的特点多的,叫做“行楷”;   保留草书特点多的就叫做“行草”。 二、汉字的结构单位 (二)偏旁和部首 思考: 偏旁和部首是什么关系? 二、汉字的结构单位 (二)偏旁和部首 小结: 1、相同点——都是汉字的结构成分 偏旁范围大,部首范围小 2、相异点 命名角度不同 有的部首由笔画充当 二、汉字的结构单位 (三)部件 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单位。 三、汉字的结构格式 (一)独体字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 三、汉字的结构格式 (二)合体字 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的汉字。 三、汉字的结构格式 (二)合体字 上下结构:宁 灸 学 思 左右结构:体 帐 衬 都 包围结构:团 回 国 图 其他结构:巫 噩 造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笔画 笔顺 偏旁 部首 部件 独体字 合体字 “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法) 转注、假借(用字法) 象形与指事的区别: 象形重在像原物之形。 指事重在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 会意、象形、指事的区别: 会意——合体字 (尘、众) 象形、指事——独体字 (日、月、瓜、刃) 形声、会意、象形、指事的区别: 形声——合体字(沐) 象形、指事——独体字 形声——形旁、声旁(湖) 会意——没有声旁(休) “丁”作声旁: 疔dīng:疔疮,疾病,与“疒”有联系 叮dīng:叮咬、叮嘱,与“口”有联系 同形旁异声旁: 狼、狠: 狼,与“良”声、韵腹、韵尾、调同。 狠,与“艮”韵、调相同,声不同。 甲骨文 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是以刀为书写工具、以龟甲兽骨为载体材料,属于汉字的早期阶段,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笔划的线条细瘦,直画居多,折笔常刻成两刀,几乎没有弯转;   2、字形瘦长,直笔较横笔为长,这与握刀的手用力的难易有关;    3、形体结构因笔划多少而改变,大小不统一;   4、存在大量异体字,尤其是象形字中,一个字常有多种写法;   5、合体字中偏旁的位置可以互换,说明当时形体结构还不固定。 金文    又称为“钟鼎文”,是殷商时期(主要是西周)青铜器上刻铸的文字。 金文的特点   因使用的书写工具和材料不同于甲骨,金文在形体结构和笔划等方面,有如下的特点:   1、笔划粗壮丰满,笔势圆转,出现了连贯的折笔;   2、字形接近长圆,大小差距缩小,渐趋整齐;    3、笔划粗细和结构布局较为匀称;   4、异体字仍然存在,但是比甲骨文已经大为减少;   5、限于材料和内容,金文的字数比甲骨文少,但是,金文的形声字明显多于甲骨文。 大篆    又称为“籀文”,是通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一种书体。广义的大篆也包括六国文字在内。    大篆的代表字样为公元前770年(秦襄公8年)——刻在石鼓上面的“石鼓文”。 大篆的特点   因为采用凿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