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生命伦理学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什么是生命伦理学 第二节 生命伦理学的实质和基本原则 第三节 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生命伦理学 一、生命伦理学的学科界定 二、生命伦理学的兴起 科学与伦理 科学是实证的知识系统,它追求的是”真”,发现的是客观已经存在的规律,它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判断科学的试金石是科学实验,是观察,是论证. 科学是做事实判断,生命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 伦理是规范性的,它追求的是”善”,它阐明的是人与人应该怎样相处,它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判断伦理的标准是人们的习惯,风俗等. 伦理是做价值判断. 人类的幸福前景有赖于不倦的科学探索,而无穷的求知欲又可能造成人类伦理道德的堕落。 科学与艺术日益进步, 可是人类变得越来越坏了”,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完善,我们的灵魂腐化了,随着科学与艺术之光的增强,美德消失了。 卢梭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女子威尔玛·托马斯因心脏病发作,在长达17个小时内没有任何脑电波活动,而且心脏3次停止跳动,最终被医生正式宣告“死亡”,并拔掉了生命支持系统。 威尔玛是一名器官捐赠者,她生前就决定死后将器官捐赠他人,由于这一原因,医生在宣布她“死亡”后并未将她送入太平间,而是将她送入一个空调恒温的手术室中,并即将做手术摘除她身上所有可用的器官。但就在此关键时刻,奇迹发生了——威尔玛身上的生命支持系统被拔掉10分钟之后,她竟突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心跳,并苏醒过来! 20世纪70年代,美国接连发生几件是否可以撤除生命维持系统的案件,如著名的昆兰(Karen Ann Quinlan)案件,引起广泛关注。 同样也引发了诸多尖锐而敏感的伦理困惑。 比如,人有没有自主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安乐死”究竟是人道还是犯罪等等。 在40余年时间里,生命伦理学在世界各国陆续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发展。 2000年11月,49岁王明成,被查出胃癌。还患有心脏病、乙肝、哮喘、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身体免疫力非常低,加上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王明成做完胃切除手术后没有再做化疗和放疗。 2002.11,王明成再次感觉身体不适,脸部和眼部出现黄斑,他意识到自己的肝脏可能出现了病变。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腹腔里又有了癌细胞,并已转移到肝上。 2003年1月7日,他再次住院治疗。王明成说,由于体质太差,他知道自己的病肯定治不好。2月4日,他向医院提出“安乐死”的要求,医院则答复:根本不可能。  8月,王明成去世了,但关于“安乐死”的沉重话题依旧会被人们争论下去。 第二节 生命伦理学的实质和基本原则 一、生命伦理学的核心精神 二、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一、生命伦理学的核心精神 从社会人文角度来看,那些争议纷纷的生命伦理热门话题,有一个极为重要、极鲜明的共同点:都关涉人的权利和尊严。 长期以来,人们曾普遍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富裕、健康、幸福。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科技的负面效应开始全方位显现。三大事件: 1945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 “弄文舞墨的科学理论导致成千上万人的死亡”。科学家的建议—本意结束世界大战—没预料到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 引起的基因突变会世世代代遗传—使许多建议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改变态度。 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大都是先用于战争和军事:飞机、雷达、原子弹、计算机、火箭、互联网等等。 长期以来,人们也曾天真地以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人类将普遍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可是现实提醒人们,存在着人被异化为“单向度的人”(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于现实的人),成为物质的奴隶、机器的工具的可能性。 这样,人的权利何在?尊严何在? 生命伦理学从本质上是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价值关怀。 生命伦理学的使命和宗旨就是在现代生物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如何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 二、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生命伦理学的框架也是由如下所述的几项基本原则所支撑起来的: 1.行善原则(the principle of beneficence) 2.自主原则(the principle of autonomy) 3.不伤害原则(the principle of non-maleficence) 4.公正原则(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一、行善原则(the phnciple of beneficence) 行善原则又称有益或有利原则或仁慈原则,我国台湾学者译为仁爱原则。 行善,主要指生命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增进人类的健康,增长人类的寿命,总之要有利于人。 具体而言,行善要直接或间接地对生命或患者施以有利的德行,以促进他人必需而且重要之利益,并尽可能避免、减少伤害和风险,如认真的治疗,细心的护理,必要的援助等。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前提。 人的尊严不仅不应当受到伤害,而且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