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全解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 “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盐铁专卖 由于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恢复生产,促进农业发展,以及减轻老百姓负担和减轻刑罚等,到汉景帝后期,汉朝的经济迅速恢复起来,官仓粮食囤积丰满,百姓的生活逐步富裕起来,国库里的钱财多得无法计算,甚至连串铜钱的绳子都烂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汉朝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同时也为后来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汉武帝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朝第一位实现大一统局面的皇帝 。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族,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亲是皇后王娡。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曾用年号: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后元、太始。谥号“孝武帝”,去世之后葬于茂陵。《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汉武帝刘彻 分封诸侯尾大不掉 匈奴南犯骚扰边疆 诸子百家 说三道四 王国 边疆 思想 汉武帝的烦恼 西汉的诸侯国势力很大,汉武帝为什么会烦恼······ 西汉的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政权,他该怎么办呢······ 想一想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政治上 思想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接受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实力 采纳大臣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采取重农轻商,注重农业,兴修水利 2、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 改革兵制,提拔任命有才干的年轻将领,北击匈奴 汉武帝即位初期,西汉分封的诸侯国势力相当强大,特别是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封国内的财产甚至比汉朝中央政府国库的财产还多,出行的队伍也及其壮观,几乎达到了皇帝出行的队伍编制。同时各诸侯国内可以任意制造兵器、铜钱,封国内的赋税也由各诸侯掌握。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汉武帝的中央集权统治地位。为了从根本上解除诸侯国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在诸侯国内实行推恩令。 汉武帝即位初期的形势 主父偃 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到中年后,听说汉武帝重视儒术,又改学《周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地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主父偃到达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与徐乐、严安同时封为郎中。后来由于主父偃上书《推恩令》,尊立卫子夫为皇后,揭发燕王刘定国的不法行为,很讨汉武帝的欢心,不久后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汉武帝的破格任用。 中央统辖 中央统辖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通过实行“推恩令”,各诸侯国的子弟也都受到封赏,于是他们对汉武帝更是感恩戴德。从表面上看,各诸侯的子弟都受到了恩惠,但实际上各诸侯国实力大大减弱了,无法同中央抗衡了,这样就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材料: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儒家 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道家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法家 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法、道二家的某些混杂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汉代思想家,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后来,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又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但是汉武帝仍很尊重他,每次朝堂上有处理不好的问题,都会派人到其家中请教他。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董仲舒 为了能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气动技术论文.docx VIP
- GB/T 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控制.pdf
- DISC性格测试题完整版(附:详细分析).doc VIP
- YYT 0661-2017 外科植入物 半结晶型聚丙交酯聚合物和共聚物树脂.docx VIP
- SUNTEX上泰仪表-在线PH-ORP变送器PC100和PC110操作说明书.pdf
- 物业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pdf VIP
- D5865-19 煤和焦炭总热值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Q_572288222.1-2018含N-P笼型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pdf
- 2025湖南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危化品企业20项重大隐患判定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