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球囊反搏在心脏外科中__培训课件.pptVIP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心脏外科中__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讨论 并发症的预防和减少: 合理的运用指征和适当的撤离时机是减少IABP并发症的关键。 规范的IABP置入操作和监护护理也是重要因素。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心脏外科中的运用 赵强 上海市中山医院心脏外科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前言 1958 年,Harken 首次提出使用反搏技术治疗左心衰 60年代早期 Cleveland Clinic 的Moulopoulus 发明一种主动脉球囊的实验装置它可以根据心动周期的时相进行充气和放气。 1968年,IABP首次在临床运用 并由Kantrowiz`s小组进行不断的改进 1979年,IABP开始在技术上有了突破,实现床旁使用和经皮穿刺置入 前言 IABP多年来,随着IABP技术不断的提高,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逐渐成为心脏病治疗的有效手段 球囊顶点: 主动脉弓远端 (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下方), 降主动脉 He or CO2: 30-40 ml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理论 基本原理:通过股动脉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1~2cm的降主动脉处放置一个体积约40ml的长球囊。主动脉瓣关闭后,球囊被触发膨胀,导致主动脉舒张压增高,使心输出量和舒张期冠脉的灌注增加。在收缩期前球囊被抽瘪,使左室的后负荷降低,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理论 A=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 B=无辅助的动脉舒张末压 C=无辅助的收缩压 D=舒张期球囊的增 压 E=降低了的舒张末压 F=降低了收缩压 球囊充气过程 舒张期开始,球囊充气,动脉波形形成‘V’型。 -----大大增加冠脉灌注。 球囊放气过程 在收缩期之前、舒张期末端球囊放气,使得动脉舒张期末压和心脏自身收缩压降低。 -----降低心脏后负荷; 减轻心脏工作; 降低心肌耗氧量; 增加心脏输出(心排量) 临床资料 2001.1~2007.6上海市中山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前后使用IABP病人共233例 临床资料 性别 临床资料 年龄(40~82,平均65.8±8.5) 临床资料 合并危险因素 临床资料 病因 临床资料 冠脉病变 临床资料 术前LVEF(UCG) 临床资料 术前LVDD(UCG) 临床资料 手术种类 临床资料 急症与择期手术 结果 平均搭桥数3.5±0.7 全动脉化搭桥22例(8.6%) 结果 IABP置入时机 结果 本组手术近期死亡10例,死亡率4.3%,其中OPCAB 6例,CABG 1例,CABG+瓣膜手术 2 例,单纯瓣膜手术1例。 平均监护室时间2~30d,平均3.9±2.2d 术后出院时间5~128d,平均12.5±6.7d IABP维持时间5~624hr,平均48.5±53.6hr 术后引流量120~2450ml,平均530.6 ±396.9ml 结果 术后并发症: 围手术期心梗9例 术后呼吸功能不全,行气切6例 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4例 脑梗1例 消化道出血2例 下肢动脉栓塞6例,行下肢动脉取栓3例 讨论 主动脉压 心脏 血流 LV压 左室 ↓收缩压 ↓后负荷 冠脉血流 ↓收缩压 ↓容量 舒张压 ↓前负荷 心输出量 ↓舒张末压 ↓室壁张力 肾血流量 CO EF IABP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讨论 显著增加 平均主动脉舒张压 舒张期压力-时间指数 心内膜活动比率 心输出量 射血分数 冠脉,脑血管,肾血管血流 乳酸利用 心肌氧供 显著减少 主动脉收缩压 左室舒张末压 左室做功 张力时间指数 心肌氧耗 乳酸产生 使用反搏泵的有利因素 收缩压降低 左室舒张末压降低 心肌耗氧量降低 心输出量增加 10%~40% 冠状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增加 使用反搏泵的不利因素和并发症 心输出量的增加并不非常明显(10%~40%) 仅限于左室辅助 不能解决狭窄以远的冠状血流 下肢缺血 平卧、翻身受限对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 讨论- 指征 禁忌症 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 严重主动脉瓣返流 心梗 心内膜炎 心肌病 严重心肌钝挫伤 感染性休克 药物性 急性心梗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 心梗后的心室激惹 严重周围血管疾病 不稳定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 不可逆脑损害 高危PTCA病人支持 PTCA失败 急性心梗的溶栓治疗 体外循环撤离困难 低心排综合征 提高高危病人全身麻醉安全性 心脏移植过渡 心肌顿抑 IABP的指征和禁忌症 讨论 心脏外科手术前置入IABP的指征: 严重的左主干病变或三支病变拟行OPCAB术,特别是麻醉诱导风险较大者 急性心梗拟行CABG术 冠心病严重心功能不全拟行OPCAB术,LVDD65mm,LVEF40% 冠心病心梗并发症:包括室壁瘤,室间隔穿孔或二尖瓣严重返流需要手术者 讨论 心脏外科术中、术后IABP置入指征: 低心排综合征 体外循环脱机困难 围术期心梗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