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参考方言词汇.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参考方言词汇

武汉方言词汇 武汉方言词汇 ? ? 武汉方言词汇形象生动、恢谐有趣,体现了武汉人爽直、开朗,机敏的性格特征。 一般词汇 ? ? 1. 红帽头:捉弄的对象。 ? ? 2. 荒器:游民。 ? ? 3. 姑娘婆婆:妇女。 ? ? 4. 诈金标:大喊大叫,装腔作势,抹诈糊的人。 ? ? 5. 戗(呛)爷:说话生硬,好抵火的人。像刺鼻的气味一样呛人,叫人难受。 ? ? 6. 犟官(瓜):脾气犟的人。 ? ? 7. 烧腊馆:卤制品店。 ? ? 8. 杂货铺:副食店。 ? ? 9. 荒货:废品。 ? ? 10. 金柜:马桶。金柜具体是放马桶的木柜。?? ? ? 11. 线车:脚踏车。 ? ? 12. 油绞:油条。 ? ? 13. 巴本:形容词,很厉害的意思。“巴”是往怀里巴,为自己,或为己方利益。特指为自己和己方利益,为得很厉害。 ? ? 14. 搭毛:剪短发式女子。 ? ? 15. 资皮:擦字迹的橡皮。 ? ? 16. 掉底子:丢脸,出丑。 ? ? 17. 犯嫌:讨嫌。 ? ? 18. 拿补差:退休后回原单位返聘。 ? ? 19. 打连班:下班后又接下班。 ? ? 20. 大蒜坨:不是大蒜“头”。 ? ? 21. 笤帚:条具(帚)、。汉口也叫扫(4)把、扫具(帚)。 ? ? 22. 灰面:/面粉。 ? ? 23. 熨(yun“?运”):舒服。/ ? ? 24. 见判:同“见鬼”,判官也是鬼。慌唐,不值一提。有时同“ 见洋判”。 ? ? 25. 见洋判:嘲笑外行。 ? ? 26. 洋判:外行;不谙世事,有点取笑呆傻的意思。 ? ? 27. 洋判打鼓:嘲笑外行行为。 ? ? 28. 栽豆腐:名词,“栽”字是逻辑重音。豆腐是好东西,豆腐与“福”谐音,比喻本是好东西,好意,却怕人家不要,要塞给人家,于是常说:“这成了‘栽豆腐’。” ? ?? ? “栽”在这里是“塞”的意思,但它的本意又是“栽菜”的“栽”,“栽豆腐”便有自嘲的无奈和诙谐 ? ? 29.灾(栽)脉(眸)子:倒楣相,倒楣的人.也说揣脉子。“揣”(chuai 4)武汉话(音“cuai 2”或“才”,阳平。)孝感话(阳去)。“栽”,栽跟斗,倒栽葱,都有倒楣的意思。“灾”,武汉话说总不顺利的人,叫“灾星”、“灾难”。 ? ? 这种情况正如“账”、“帐”,都可以用作“算账”、“算帐”。 ? ? 30. :笨,“,音(song 2),头脑,笨头笨脑。 ? ? 31. 慌:忙。你慌半天慌的么事?意思是你忙半天忙的么事? ? ? 32.晃:晃荡,无所事事。 ? ? 33. 董:普通话为“捅”,意思是从旁鼓动做某事。有唆使、哄骗、捉弄的意思。“董”,在这里,孝感话是入声,武汉话是上声或者阳平。 ? ? 34. 姓董:实际上是“信捅”,湖北话是谐音,意思是听信别人挑唆和诱导。常说这人信“董”。 俗语 ? ? 1. 醒在床上屙尿:(武汉话发音为sei 1,阴平):装糊涂。 ? ? 2. 人大分家,树大分桠 ? ? 3. 男做女工,到老不中 ? ? 4. 姨娘:女性之间的朋友,互称姨娘;形容一个男性,女里女气,也被谑称“姨娘”。 ? ? 5. 饿狗子记得千年屎(当对方提及讨厌的事时) ? ? 6. 矮子里头拨长子 ? ? 7. 提起来千斤,放下来四两:是对事情,过份的重视,和过份的轻视;有时指责一个人,对某事情,不主动,要人督促,过问。你跟他提起时,他显得十分重视,你不提,他就放下,丢到脑后了。 ? ? 8. 有时指责言行不一,嘴巴上提得很重要,行动上却放下来,不当一回事。 ? ? 9. 还有时形容一个人,做某种事情,不连贯,做起来时,火一阵,一旦停下来,就放下了,不当一回事,再也不大管了。 ? ? 10. 一抹带十杂:意思是什么都干,比喻要做的事很多;或者是什么都能做,比喻很能干。(一般不是什么大事)。 ? ? 汉剧共分为10种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末的角色,是有须的男子。 ? ? 有时也说一末十杂,演变到后来,“末”字,发音在这里能常被变成“抹”。“抹”比“末”发音方便。 ? ? 有时还加一句,说成“一末(抹)带十杂,烧火带引伢。”三迭韵,说起来爽口,听起来悦耳。 ? ? 11. 黄瓜打锣,去了半头: ? ???“黄瓜打锣,去了半头”这句俗语,是汉口话,不适合武昌。用汉口话说,儿化后发音变成“脱”,和“落”就押上了韵。武昌话就不押韵了。常用于半老徐娘自谦时,说自己老了。 ? ? 12. 闷鸡子啄白米:闷鸡子是比喻不爱讲话的人。啄白米是比喻得好处或打小算盘。 ? ? 比如:一个平时不大说话的年轻人,突然听说他谈了一个不错的女朋友,就可以说开玩笑地说:好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