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乐舞形象源流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乐舞形象源流初探.doc

敦煌乐舞形象源流初探   【摘 要】文章通过对护法神伎乐中的金刚力士乐舞形象的源流进行分析探究,为敦煌乐舞创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使敦煌乐舞创作得到“阴阳调和”。   【关键词】敦煌乐舞 阳刚 金刚力士 源流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2011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1JK0365。   谈及敦煌乐舞以优美、绚丽、流动的飞天最为人所熟知。梅兰芳先生的《天女散花》、戴爱莲先生的《飞天》、舞剧《丝路花雨》、罗秉钰的《敦煌彩塑》等经典剧目,更是加深了观众对敦煌舞“以女乐为重”的认知,而屈指可数的敦煌男子乐舞剧目,与敦煌壁画大量的男性化乐舞图像则不成正比,究其原因:一是我国自夏商以来,就有“女乐”的审美传统。二是历史的选择,《丝路花雨》等经典敦煌剧目都是以壁画上具有典型性的女性舞蹈姿态作为蓝本进行艺术的再创作。因此,在以后的此类创作中,形成了一种把女性舞姿作为蓝本的习惯,从而忽略了大量的男子舞蹈形象。本文对护法神伎乐中的金刚力士乐舞形象的舞姿源流进行分析,力图为敦煌男子乐舞创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使敦煌乐舞创作得到“阴阳调和”。   金刚力士在佛国中的职能和地位   金刚力士,梵文为Vajrapanibalin,梵名为伐折罗陀,跋罗波。在汉译佛典里称呼有多种,为执金刚力士、执金刚、金刚手、持金刚、密迹金刚力士等。金刚即金中最刚之义,在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宝石及武器。具有摧破众生之烦恼、去除惑业之障难、惊觉众生等各种含义。   金刚力士是佛和佛法的守护神,属敦煌壁画乐伎中伎乐天一类。金刚力士和天王一样,在敦煌图像中他们一般是以塑像和绘画的形式出现。金刚力士是天王的部下,他们不能像天王一样借助战袍铠甲装饰来显示威武雄健,只能依靠男性健美的体魄和隆起的筋骨、肌肉来表现大力士的英雄气概。同时,在塑像的排列位置上,也是排在天王的旁边,比天王更远离佛,历代工匠对佛国世界的描绘,脱离不了凡人现实的印记,我们可以从壁画中的构图排序看到严格的等级秩序,体现了明显的阶级意识。   金刚力士的形象   作为佛的护法,金刚力士乐伎有别于飞天乐伎,他们在佛典中都是以男性化形象示人,在壁画中的舞姿雄伟刚健、豪迈奔放,动作造型充满力量,具有典型的男性美。敦煌莫高窟194窟(盛唐)中的两身金刚力士可以作为此类形象的代表。这两身金刚力士塑像在西壁佛龛外左右两侧。南侧的金刚力士也赤裸上身,腰系短裙,两脚分踩高低不平的山石,高1.47米,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目光炯炯,嘴唇紧闭,一拳举过头,一拳握在胸,似乎屏息运气,作出击前的准备,表现了一种战胜一切的气概。北侧的金刚力士赤裸上身,腰系短裙,身高1.46米,昂首朗笑,两脚分踩山石,一手握拳(已残,或握金刚杵),一手舒掌。那隆起的肌肉、颤动的筋脉以及虎背熊腰式的体形,那笑睁的双眼、高隆的颧骨、发达的肌肉,无处不在显示着巨大的力量。   金刚力士形象的源流   1.金刚力士形象是佛经中多重人物身份的演化   金刚力士是佛和佛法的守护神,地位很不寻常。因此在佛经里,金刚力士的事迹到处可见,其渊源也较为复杂,一般有两种解释:   一是指广泛意义的金刚力士,即金刚和力士组成的金刚力士,或以此两种力士组成的金刚力士群体。一是指特定意义的金刚力士,通常是指一人,即密迹金刚,也称密迹力士。霍旭初在《考证与辨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中论及密迹金刚的来源,一说是由印度古代神话里的药叉衍化而来,是一位手持金刚杵专事守护的天神,他是夜叉神的总头目,又叫密迹力士。另说密迹金刚本是法意太子,曾发誓说,皈依佛教后“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以便“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而力士据佛经所载来源于那罗延天(Narayana)。意译为坚固力士、金刚力士,或谓其为帝释天之力士,亦被视为毗湿奴之异名。原为印度神话中的毗纽天大力神。由上面所述,我们可以总结,由夜叉或法意王子演化而来的密迹金刚力士和那罗延天变化而来的金刚力士组成了守护佛界的金刚力士护法神体系。   2.金刚力士形象受古希腊和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在佛教造像艺术里,金刚力士形象与佛陀几乎也是形影不离。在世界各地的佛教造像艺术遗存里,千姿百态的金刚力士,成为佛教造像艺术中鲜明的形象之一。他们最早出现在犍陀罗艺术中,随后,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西域龟兹,最后,传入敦煌、中原等地。霍旭初先生认为西域龟兹佛教造像艺术受到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他认为龟兹金刚力士的造型来源于罗马英雄“赫拉克勒斯”,这一形象先从贵霜王朝的银币上出现,之后在佛教造像中,当成金刚力士侍奉在佛陀的身边。   3.金刚力士形象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体系中大致认为:金刚力士是守护四极的天神。女娲补天后,天地为了不让四极折断,派了四名金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