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 第七章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课品.pptVIP

导游基础 第七章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课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游基础 第七章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课品

2.面点小吃 特点是荤素兼备,清淡而甜咸适中,造型多而美观。著名的有:三丁包子、苏州糕团、蟹黄汤包、淮安茶馓、文楼汤包、常熟莲子血糯饭、芙蓉藿香饺、文蛤饼、太湖船点、黄桥烧饼等。 导游基础 第 七 章 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 中国烹饪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当今世界中国烹饪、法国烹饪和土耳其烹饪,被认为是三大烹饪流派的代表,而中国烹饪由于历史最悠久、特色最丰富、文化内涵最为博大精深、使用人口最多等特点而首屈一指。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早就说过:“昔日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调一道法国为世界之冠,及一尝中围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 一、中国烹饪风味流派的划分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风味流派。 (一) 从地域角度划分 可划分为山东风味、四川风味、广东风味等。清代出现“帮口”、“帮口菜”的名称,有如“扬帮”、“川帮”、“扬帮菜”、“川帮菜”的叫法。20世纪50年代出现“菜系”一词,代替了原来的叫法,始有“四大菜系”之说,即山东(鲁)、淮扬、四川(川)、广东(粤)等菜系。又有“八大菜系”之说,即“四大菜系”再加上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闽)等四个菜系。还有“十大菜系”之说,即“八大菜系”再加上北京(京)、上海(沪)等两个菜系。还有“十二大菜系”之说,即“十大菜系”再加上河南(豫)、陕西(陕、秦)等两个菜系。 (二) 从民族角度划分:中国55个少数民族就有55个民族风味流派。 (三) 从原料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素食风味和荤食风味两个流派。 素食从南朝梁开始形成流派,到清代形成宫廷、寺院、民间三大派别。 (四) 从功用划分:有保健医疗风味和普通食品风味之分。 (五) 从生产者主体划分:有市肆风味、食堂风味、家庭风味之分。 (六) 从时代划分 有仿古风味和现代风味之分。前者如仿宫廷、仿官府、仿唐、仿宋、仿“红楼”、仿随园等风味。 重点介绍四大风味流派,其他扼要选介。 (一) 山东风味 南北朝时山东风味已初具规模,明清时已稳定形成流派。山东风味影响所及,有黄河中游、华北东部以及东北地区。 二、地方风味流派简介 1、菜 肴 以济南、胶东菜为主组成。孔府菜也自成体系。山东菜对宫廷菜、京菜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山东菜的特点是注重以当地特产为条件选料,精于制汤和以汤调味,烹调法以爆、炒、扒、熘最为突出,味型以咸鲜为主而善于用葱香调味。代表菜有:爆双脆、葱爆海参、清汤燕菜、糖醋鲤鱼、清蒸加吉鱼、九转大肠(九转形容加工工序复杂,采用多种烹调法)、锅塌豆腐(即将原料挂糊后煎制并烹人汤汁使回软,再将汤汁收尽)、熘肝尖等等。 2、面点小吃 品种繁多,以面制品最具特色。著名的有:福山抻面、周村酥烧饼、潍县杠子头火烧、济南扁食、蓬莱小面、济南糖酥煎饼等等。 (二) 四川风味 西汉两晋时四川风味已初具轮廓。明清之际川味因辣椒的传人进一步形成稳定的味型特色。影响到西南云贵以及周边省、区临界地带风味的形成。 1.菜 肴 主要由成都(上河帮)、重庆(下河帮)、自贡(小河帮)三个系统为主组成。川菜的特点是取料广泛,技法中以小炒、小煎、小烧、小烤 (即浓缩汤汁,使其附着于主料表面)、干烧、干煸见长,味型丰富,百菜百味,以麻辣、鱼香、怪味等擅长。代表菜肴有:宫保(创制人官职名称)鸡丁、麻婆(创制人)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锅巴肉片、樟茶鸭子、怪味鸡块、干烧岩鱼、干煸牛肉丝等。 2.面点小吃 特点是品种特别丰富,制法多样,味型众多,物美价廉。著名的有:赖汤圆、钟水饺、龙抄手、担担面、夫妻肺片、叶儿粑、宜宾燃面、大竹醪糟、火鞭子牛肉、灯影牛肉等。 (三) 江苏风味 春秋战国时吴地风味已露端倪,唐宋已成为“南食”中重要组成部分,元代已具规模,明清完全形成流派。 1.菜 肴 主要由淮扬(扬州、淮安)、京宁(镇江、南京)、苏锡(苏州、无锡)、徐海(徐卅『、连云港)四大部分组成。主要特点是取料不拘一格而物尽其用,重鲜活。特别讲究刀工、火工和造型,擅长炖、焖、煨、焐。调味重清爽鲜淡平和(徐海以咸鲜为主)。代表菜肴有:清炖狮子头(蟹粉猪肉大丸子,形似狮头)、大煮千丝(鸡汤煮制干豆腐丝)、叫化鸡(外用黄泥裹鸡煨烤而成,相传为乞丐所创)、松鼠鳜鱼、香松银鱼、水晶肴蹄、炒软兜(鳝段)、霸王别姬(甲鱼、鸡为主料)、羊方藏鱼(大块羊肉中嵌鲫鱼烹成)等。 (四) 广东风味 南宋以后,广东风味始具雏形,有“南烹”、“南食”之称。清中叶后,形成“帮口”,清末有“食在广州”之说。 1.菜 肴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