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祛痰作用的探究.doc
大黄祛痰作用的探究
摘要:大黄是一种常用中药,其泻下与清热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方剂与临床,但是也有关于大黄祛痰作用的研究,并且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由痰饮引起的疾病。故本文对大黄的祛痰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并归纳,希望大黄在祛痰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其祛痰作用对临床有更大的意义。
关键词:大黄;祛痰;功效
1 大黄的功效
大黄是一种常见中药,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痰、利胆退黄的功效。《本草经》记载: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草纲目》谓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大黄的主要成分为醌衍生物总含量约3%~5%,呈两种形式存在,部分游离,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成蒽甙:结合状态蒽甙是泻下的有效成分。此外,还含有食用大黄甙,鞣质类物质,并含有酸和雌激素样物质[1]。
祖国医药学早有大黄除痰实,开心下热疾的记载,认为是泻湿热胶痰滞于中下二焦之要药[2]。有实验表明,用土大黄的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后,有较显著的祛痰、止咳作用,其所含大黄素、大黄酸具有较明显的止咳作用;将其有效部位总蒽醌给豚鼠灌胃后,显示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在《中药大辞典》等著作中就记载,土大黄提取出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酸后的残余部分具有平喘作用。
2 大黄祛痰实验研究
有学者曾经对大黄的祛痰作用设计实验来进行研究。在张效禹[3]等进行大黄祛痰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可知表明大黄能通过 刺激咽喉、胃粘膜,反射地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从而促进气管、支气管腺体分泌。另外,实验结果证明,呼吸道液体中含有一定量蒽醌衍生物,所以认为呼吸 道也是大黄排泄途径之一。由于渗透压作用携带水分而稀释痰液,亦有利于痰的排出。鉴于呼吸道内有大黄蒽醌衍生物的分布,因而也有助于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大黄的游离型蒽醌甙元的泻下作用很弱,结合型的蒽醌甙才有强大的泻下作用[4,5]。因此,可将大黄的蒽醌甙充分水解成甙元作为祛痰药应用时,即使剂量很大,也不能引起腹泻。
胡晓阳在《大黄、厚朴、枳实配伍对写下、镇咳和祛痰作用的均匀设计实验研究》中[6],小承气汤为《伤寒论》中的著名效方,厚朴大黄汤为《金匾要略》所载,二方组成相同,均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但3味药配比不同,临床应用也各有侧重。在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实验中,各组方中厚朴、积实均能促进小鼠呼吸道酚红排出量的增加,同时大黄和积实二者配伍亦能促进小鼠呼吸道酚红排出量的增加。可知,大黄通过加强积实的酚红排泌效应,发挥祛痰作用。
3 大黄祛痰作用的应用
大黄本来就具有祛痰作用,通过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组成很多祛痰的方剂,治疗痰饮以及由痰饮引起的各种疾病。
周名璐等对化痰丸的药理研究阐述中[7],化痰丸由豫石、桔梗、杏仁、远志、五倍子、大黄、黄岑、冰片等10味药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复方制荆有明显的消炎、祛痰、止咳作用,以及能对抗组胺、乙联胆碱、氯化钡收缩离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李东方[8]观察清肺通腑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肺胀痰热郁肺证的影响。发现患者服用清肺通腑汤(大黄、黄芩、法半夏、甘草)后,症状改善明显,祛痰作用很好。
胖人多痰湿,大黄与其他药配伍治疗肥胖闭经也有很好的效果。张宽智[9]采用祛痰化瘀软坚汤( 姜半夏、茯苓、陈皮、当归、三棱、枳壳、香附、海藻、昆布、胆南星、水蛭、太黄) 治疗女性肥胖闭经52例,总有效率88.5%。 提示本方具有祛痰化瘀、活血软坚、调经通络作用。
大黄与其他药配伍治疗痰湿内壅引起的高脂血症亦有明显疗效。刘兰印等[10]采用化瘀祛痰饮(何首鸟、生山楂、苍术、白术、草决明、泽泻、水蛭、大黄等)治疗高脂血症70例,有效率97.15%。该方具有补脾益肾、祛痰降浊、活血化瘀之功效,在治疗高脂血症上有显著疗效。部分脂肪肝患者和中医所说的其人肥胖,劳神少动,嗜酒肥甘,膏粱厚味,肝气郁结,痰湿内壅,瘀阻肝络所致的胁痛、胃脘痛、眩晕相一致。故此,选用具有疏肝除湿,祛痰化瘀之功效的方药进行调治。张彦秋等[11]用疏肝祛痰化瘀汤(柴胡、丹参、青皮、苍术、陈皮、茯苓、半夏、川朴、大黄、山楂、决明子、生甘草)进行治疗。
大黄蛰虫丸为汉代张仲景《金匾要略》方,主要由大黄、黄芩、干地黄、干漆、芍药、桃仁、杏仁、蛰虫、虻虫、蛴螬、水蛭、甘草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补虚缓中,祛痰生新之功, 任昌伟[12]以大黄蛰虫丸随症加减治疗了肥胖性脂肪肝70例,服药2月,结果有效率94.3%。王观秀[13]以该药治疗高脂血症3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