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范例.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一、 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 (一)动物细胞特点 无细胞壁 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 培养中需氧量少,对搅拌敏感 多以聚集体存在 原代细胞培养50代即开始退化 细胞连接复杂 (二) 动物细胞培养定义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是从动物体内取出 细胞或者组织,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在无 菌、适温和丰富的营养条件下,使离体细胞 或者组织生存、生长并维持结构和功能的一 门技术。 体外培养分类: 1)原代培养(初代培养) 指将机体取出的细胞或组织进行实效培养 的过程. 实效培养的细胞一般增殖10代左右. 原代培养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 2)传代培养(继代培养) 由初代培养产生的能进行无限次传代培 养的细胞群称细胞系. 体外培养的细胞与体内的起源细胞在形 态和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经过长 期稳定的传代培养后还会产生一些变异. 二、体外培养细胞基本技术 体外培养特点 体外培养工具 体外培养条件 体外细胞生长增殖过程 培养方法 大规模培养技术 (一)体外培养特点 1.营养条件苛刻 除一般的营养物质外,还要血清. 2.适应性差, 对环境敏感 包括对PH、溶解氧、二氧化碳等。 3.培养时间长,易污染 主要是生长缓慢;显著的污染是培养基的 PH迅速改变. (二)体外培养工具 1.空心纤维: 是一种由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混合物 所织成的可透性滤膜,外径1/3----1/4mm。 (二)体外培养工具 2.微球: 直径小、密度大的固体颗粒,常通过搅拌 使无悬浮状态的细胞附于颗粒表面单层生长。 (三)体外培养条件 温度:37度 pH:7.2-7.4 气体:氧,二氧化碳,氮气 营养条件:培养基 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辅酶,核酸, 嘌呤,嘧啶,激素和生长因子,其中多种成分 可以由血清提供。 关于培养基 1)天然培养基 多为动物体液或组织提取液,主要有血清、 鸡胚汁、组织提取液。 常配制成0.5%溶液,偏酸性 2)合成培养基 据细胞种类和生长条件不同而异 合成培养基中常要添加一部分天然培养基. 多加入小牛血清. 3)无血清培养基 加入适宜的促细胞生长因子,保证细胞的 良好生长. 此外,动物细胞培养还必需一些溶液.如 ①平衡盐水:维持渗透压;调控酸/碱平衡 ②PH调整液:3.7%/5.6%/7.4%NaCO3、HEPES ③0.02%EDTA溶液:对细胞进行非酶性解离 ④抗生素:防止微生物污染 如青-链霉素、卡那霉素等 (四)体外细胞生长增殖过程 原代培养期 细胞活跃,分裂但不旺盛 传代培养期 细胞增殖旺盛,可10-50次增殖 衰退期 细胞基本不增殖,并开始衰退凋亡 (五)培养方法 1)悬滴培养法:1907年哈里森创立。 2)旋转管培养法:1933-1934盖尔和刘易斯建立 3) 灌注小室培养法:1912年伯罗设计 4) 培养瓶培养法 5) 培养板培养法 三、现代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依培养过程而言: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依培养方法而言: 贴壁培养、悬浮培养、微载体培养、 多孔载体培养、微囊化培养、 中空纤维法 Ⅰ、原代培养技术 组织块原代培养 组织消化培养(单层培养法) (1)组织块原代培养技术 剪切:剪碎、Hanks液清洗(青链霉素杀菌)、 1mm3碎块、静置沉降 摆布:于培养瓶底部单层摆布组织小块 (间隔0.5cm) 风干:倒转培养瓶(塞瓶)于36.5°C温箱 培养2小时(不超过4小时) 培养:加入少许培养液覆盖组织后静置培养 关于Hanks液 (2)组织消化培养技术 准备:用品消毒、洗手、75%擦拭手至肘部 剪切:剪碎、Hanks液清洗(青链霉素杀菌30-60 min)、2-3mm3碎块 消化:加入30-50倍组织体积的0.25%的胰蛋白 酶溶液,于37°C水浴或温箱消化并每 10min左右摇动一次(最好磁力搅拌)。 消化时间依组织块大小而异 (2)组织消化培养技术 离心、计数:500-1000rpm、5min;倒置显微镜 下计数(单层覆盖瓶底)。 培养:向合成培养基上接种消化后的单层细 胞,于37°C、CO2培养箱(瓶塞用透气 无菌棉塞)中培养。 监控:1-2天后镜检(细胞形态);培养液pH值 (正常呈桃红色,pH7.2-7.4;若发黄 说明偏酸,更换培养液) 磁力搅拌器 CO2培养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