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康复科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椎间盘突出—病理 椎间盘突出—病理 椎间盘突出—X线 无特异性 椎间隙变窄,前窄后宽 椎体后缘增生 生理曲度异常 椎间盘突出—CT 直接征象: 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边缘规则或不规则 突出的椎间盘可有钙化 髓核游离,多位于硬膜囊外 椎间盘突出—CT 直接征象: 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边缘规则或不规则 突出的椎间盘可有钙化 髓核游离,多位于硬膜囊外 椎间盘突出—CT 间接征象 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 硬膜囊,神经根受压 CTM 显示蛛网膜下腔,脊髓及神经根受压 Schmorl结节 椎体上下缘,中央密度低,周围硬化带 椎间盘突出—CT 椎间盘突出—CT 椎间盘突出—CT 后正中型 硬膜囊,脊髓 后外侧型 硬膜囊,脊髓,神经根,侧隐窝 外侧型 侧隐窝,椎间孔,椎间孔外 韧带下型 游离型 与硬膜外肿瘤鉴别 椎间盘突出—MR 直接征象 髓核突出 髓核游离 Schmorl结节 椎间盘突出—MR 间接征象 硬膜囊 ,脊髓,神经根受压 脊髓损伤:水肿缺血 硬膜外静脉丛受压迂曲 骨质增生 椎间盘突出—MR 椎间盘突出—MR 椎间盘突出—MR 许莫结节 椎体边缘软骨结节 鉴别诊断: 椎间韧带骨化 脊柱滑脱 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发生移位 前方滑脱、后方滑脱、侧方滑脱 病因:椎弓崩裂、退变 退变性滑脱—假性滑脱 退变导致的椎体椎弓的移位,椎弓完整 单水平多见 多小于1° 椎间隙可有狭窄 椎弓峡部完整 CT,MR可更好的显示滑脱的部位和程度 鉴别:真性滑脱 鉴别诊断: 椎弓崩裂(真性滑脱): 椎弓峡部单侧或双侧断裂 椎管前后径增宽 真性滑脱 X线 Lumbar spine L4-5椎间盘 CT CT bone window MRI T1WI T2WI 常见疾病 脊柱病变 脊柱退行性变 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许莫结节 脊椎滑脱 脊柱退行性变 生理老化过程 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 遗传、免疫原因 脊柱退行性变—病理 椎间盘退变 椎间关节退变 韧带退变 脊椎骨质改变 继发改变 脊柱退行性变— X线 脊柱生理弯曲变直/侧弯 椎间隙狭窄,真空征 终板硬化,边缘骨赘 椎间关节增生 脊柱不稳 脊柱退行性变— X线 脊柱生理弯曲变直、侧弯 椎间隙狭窄,真空征 终板硬化,边缘骨赘 椎间关节增生 脊柱不稳 脊柱退行性变— X线 脊柱生理弯曲变直、侧弯 椎间隙狭窄,真空征 终板硬化,边缘骨赘 椎间关节增生 脊柱不稳 脊柱退行性变— X线 脊柱生理弯曲变直、侧弯 椎间隙狭窄,真空征 终板硬化,边缘骨赘 椎间关节增生 脊柱不稳 脊柱退行性变— X线 脊柱生理弯曲变直、侧弯 椎间隙狭窄,真空征 终板硬化,边缘骨赘 椎间关节增生 脊柱不稳 脊柱退行性变— X线 脊柱生理弯曲变直、侧弯 椎间隙狭窄,真空征 终板硬化,边缘骨赘 椎间关节增生 脊柱不稳 脊柱退行性变— CT 椎间盘膨出,后缘前凹, 硬膜囊受压,脊髓可受压, 椎间隙边缘钙化,“真空征”,髓核钙化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黄韧带,后纵韧带肥厚钙化骨化 脊柱退行性变— CT 椎间盘膨出,后缘前凹, 硬膜囊受压,脊髓可受压, 椎间隙边缘钙化,“真空征”,髓核钙化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黄韧带,后纵韧带肥厚钙化骨化 脊柱退行性变— CT 真空征 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变性 椎间盘内真空状和钙化 椎间盘膨出, 硬膜囊受压 椎体骨质增生或骨赘 脊柱退行性变— MR 脊柱退行性变— MR I型 脊柱退行性变— MR 脊柱退行性变— MR II型 脊柱退行性变— MR III型 脊柱退行性变— 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 椎管狭窄 构成椎管的脊椎、软组织异常, 引起椎管有效容积减少, 压迫脊髓、神经和血管等结构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 椎管狭窄—病理 病因: 先天性 软骨发育不全、粘多糖病 获得性 退变、创伤、肿瘤 椎管狭窄—病理 部位: 中心型椎管狭窄 侧隐窝狭窄 神经孔狭窄 椎管狭窄—X线 脊椎退变: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脊柱失稳 韧带钙化/骨化:后纵韧带,黄韧带 测量椎管矢状径 C8(10)mm 狭窄(相对狭窄) L10(12)mm 狭窄(相对狭窄) 椎管狭窄—CT 脊柱退变表现 椎管变形、狭窄 硬膜囊、脊髓受压 椎管狭窄—CT CT测量 椎管矢状径C8(10)mm L10(12)mm 椎弓根间距20mm 侧隐窝矢状径2mm 椎间孔高度2mm Jones-Thompson 方程 (椎管最大矢状径*最大横径)/(椎体最大矢状径*最大横径)1/4.5 椎管狭窄—MR 椎体、椎间关节增生 ;韧带钙化骨化 椎管、椎间孔、侧隐窝狭窄 硬膜外脂肪受压 硬膜囊受压 脊髓受压,脊髓损伤 椎管内占位 椎管狭窄—MR 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最多见 90% 颈椎间盘 胸椎少见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