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蛋白的特性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从以上两组电泳图对比可见: 1、电泳色带颜色的深浅与其蛋白质分子量 大小或者抗原 的多少没有关系。 2、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色带深浅与样品的蛋白质溶解度高度相关,即电泳提取液溶解的蛋白质总量与色带深浅高度相关。 3、假设大豆蛋白被分解成小分子多肽,则电泳图上应在大分子区色浅而小分子区色深,不应该是整条空白。 4、如上假设成立,电泳图色越浅的样品,其酸溶蛋白(小肽)含量应越高,而实际测定却不是。 结论: 1 SDS电泳无法判定发酵豆粕抗原的多寡! 2 通过大量的饲养实验及大批量应用已经证明,发酵豆粕抗原水平远远低于原料豆粕。然而通过SDS电泳并不能看出其7S、11S球蛋白数量的差异。这说明,通过微生物对糖基的代谢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减少了过敏反应的发生。(过敏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通俗理解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发酵豆粕热点之二 蛋白溶解度与品质的关系 发酵豆粕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导致蛋白溶解度的变化。 原料的溶解度与产品的溶解度高度正相关,但是加工工艺的不同造成结果不同: 一般来说发酵过程会使溶解度提高,而烘干过程会使其降低。 根据我们的研究与生产统计: 正常去皮豆粕为70—85%; 正常发酵豆粕为65—80%。 发酵豆粕热点之三 对于所谓“小肽”含量与功效的认识 从大豆蛋白的特性可以看出,蛋白的变性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 一般发酵豆粕的生产采用固体发酵的方式,在排除其他原料加入的前提下,测定的“酸溶蛋白”值更多代表的是“大豆清蛋白”量而非“小肽”。 一般测定值为5-8%。 要达到将大豆蛋白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必须在液态环境下充分酶解。参照大豆多肽的生产工艺要求: 物料浓度10%,细度200目,35℃酶解24小时。 发酵豆粕热点之四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总结: 1、正常豆粕TVBN小于20mg/100g,最多不过30. 2、正常发酵豆粕TVBN值100以内,最多不过150. 3、导致TVBN值升高的因素: a 发酵时间延长; b 添加过多的非蛋白氮; c 添加动物加工废弃物; d 添加氨基酸废液 等等等等 TVBN检测系统误差偏大,不同实验室往往结果差异较大。 特别鸣谢: 华南理工大学大豆蛋白质研究中心 杨晓泉教授及其研究团队!! * * * * 发酵豆粕的特性及其在乳猪教槽料中的应用 程艾仿 广州市国信饲料有限公司 大豆球蛋白的空间结构 一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化学结构,即一级结构,研究的是肽链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及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 是指多肽链的主链在空间的排列,或规则的几何走向、旋转及折叠。 三级结构 指的是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侧链基团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卷曲、折叠而形成的特定构象。 四级结构 是指由相同或不同亚基按一定排列的方式聚合而成的蛋白质结构。每个亚基都是一个完整的三级结构。 大豆蛋白常见的分类方法 按溶解性分为: 大豆球蛋白:在pH4-5的酸性条件下能从溶液中 沉淀出来,约占80% 大豆清蛋白:达到等电点而不沉淀的蛋白,约占6-7% 沉降组分 占水溶蛋白比% 构成组分 分子量kDa 2S 22 胰蛋白酶抑制剂 8~21.5 7S 37 血细胞聚集素 110 脂肪氧化酶 102 Β-淀粉酶 61.7 7S球蛋白 180~210 11S 30 11S球蛋白 350~600 15S 11 600 B.按离心的沉降速率分: 2S组分 占大豆蛋白总量10%左右,分子量为8~21.5kDa 主要成份为:胰蛋白抑制剂、细胞色素C、尿素酶、2S球蛋白。 除2S球蛋白外,多为乳清蛋白。 热敏感 7S组分 7S组分占大豆蛋白42%左右,分子量61~210kDa 主要成分:血细胞凝集素、脂肪氧化酶、β-淀粉酶、7S球蛋白,其中7S球蛋白占7S组分的三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