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卷首语】
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升人大工作水平
本刊编辑部
做好人大工作,依法履行好各项职权,促进科学发展观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落实,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紧扣发展主题,准确把握职能定位,改进工作方式,创新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实效,提升人大工作水平。
???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和体现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中。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法律规定的重大事项范围不明确、决定程序不规范、决定权难行使的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根据全国人大和省市有关文件的指导意见,依法科学界定重大事项的范围,制定和完善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则,突出本区域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事项,建立健全决定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机制,多渠道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充分发挥好人大决议、决定对于科学发展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和体现在人大监督工作中。依法有效行使监督权,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职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要求,把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民生的重大事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一府两院”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群众来信来访和调研工作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主要方面,紧扣中心抓重点,顺应民意抓热点,锲而不舍抓难点,拓宽渠道抓焦点,切实加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力度,督促“一府两院”从制度上、机制上解决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努力在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取得新突破。
【主任论坛】
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
──对镇安县坪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行 罗均让
地处镇安县西部的木王镇坪胜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603户2088人,分布在三条沟六面坡上,人均耕地仅有1.25亩,过去这里曾是一个“吃粮靠返销、穿衣靠救济”的贫困山村。近年来,在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坪胜村“两委会”班子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主导优势产业,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全村已初步实现了“林茂、粮丰、畜旺、村美、人富、民安”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新农村建设最具示范带动作用的靓点。该村先后荣获了省级五个好村级党组织、省级文明村和市级标杆支部、市级先进扶贫开发先进村等光荣称号。2008年村支部书记郑自力被评为省级劳模。
──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依托当地资源和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林果、种植、畜牧等主导产业,至2008年底,全村建成了4000亩板栗(毛栗)基地和2000亩核桃基地,林果收入达到160万元;建成了1500亩魔芋基地和500亩商品蔬菜基地,种植收入达到300万元;户均养商品畜两头(只),年养猪1860头,畜牧收入达到180万元;每年输出劳务610人,创收400万元。村上还先后成立了魔芋种植、生猪销售、三产服务等4个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人均主导产业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1694元提高到2008年的2601元,人均占有粮食达到540公斤,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先从群众关心的路、桥、水、电等基础设施入手,三年新修通村水泥路14.4公里,硬化入户道路2.4公里,旧路改造硬化1.9公里,建成跨度16米桥梁3座、便民桥5座,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和80%的农户通公路;实施人饮工程3处,建蓄水池3座,铺设自来水管道3.5公里,解决饮水困难85户340人,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改造农电线路3.3公里,实现了户户通电;安装固定电话515部,移动通讯网络覆盖了60%的农户,拉通了有线电视352户。基础设施的改善,使村民基本享受到了现代乡村带来的各种便捷和好处。
──村民住房发生了新变化。大力实施民居工程,先后完成了公堂、柿树坪、木瓜坪(阴、阳坡)3个示范点的住房工程,86户385间民居已全面完成了主体工程,78户村民已经入住新居,第四期20户民居建设正在有序进行。全村实施了治脏、治乱、治差的“三治”工程,修建沼气池90口,实施“五改”209户,目前,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连片的青瓦顶、马头墙、雕花门窗的徽派民居和红瓦顶、出天窗、铝合金门窗的仿欧式民居,一个“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村庄已经形成。
──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突破。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全村村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计划生育率均达到100%。村级治保组织不断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村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实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和弱有所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