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中体温异常调节马正良(参考).ppt

麻醉中体温异常调节马正良(参考).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皮肤保暖 碘酒酒精预热消毒 输注预温液体: 使用温热液体冲洗体腔 机械通气时吸入加温湿化 血液加温 保持适当环境温度 寒战的预防 术中寒战的治疗-止痛药 Nefopam(奈福泮) 是一种止痛药同时具有强效抗寒颤作用,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突触对5-HT、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摄取,对正常体温仅有轻度降低效应。 哌替啶 是一种强效的抗寒颤药物 术中寒战的治疗-止痛药 曲马多 其作用机理与Nefopam 相似 抑制5-HT、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摄取,促进5-HT的释放,并能有效作用于中枢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 在志愿者中研究发现Naloxane也仅部分逆转曲马多的抗寒颤效应。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k+内流增加,神经细胞处于超极化状态,使神经冲动传道减慢,并导致体温中枢对体温的敏感性降低。 阻止Ca2+内流,使Ca2+停留在细胞的表面,稳定体温中枢细胞膜,降低冲动传道的效应。 代表药物为可乐定。 5-HT3型受体拮抗剂 抗呕吐药,其代表药为恩丹西酮。 恩丹西酮静注可有效抑制术后寒颤的发生,且无心血管副作用。 格雷西隆缓慢静注可有效防治术后寒颤的发生,其可能机制为抑制下丘脑水平对体温的调节。 NMDA受体拮抗剂 硫酸镁是NMDA受体拮抗剂,近来发现其也可拮抗寒颤的发生。 苯海拉明兼有M及NMDA受体拮抗效应,可用于围术期止痛并可有效防治寒颤的发生。 氯胺酮是竞争性NMDA拮抗剂,也可用于治疗术后寒颤,但鉴于其还具有麻醉,阻止氨的摄取、κ受体兴奋等效应,故应慎用。 其他 全麻催醒药 多沙普仑为一种新型的全麻催醒药,研究证明0.5mg·kg-1多沙普仑缓慢静注可有效治疗全麻术后寒颤的发生,且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 地塞米松也可不同程度减轻寒颤的发生率。 麻醉中体温的调节异常 — 高热 产生原因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 环境温度过高,手术灯光照射、加温过度、覆盖物过厚。尤其是小儿患者。 严重的感染、惊厥性疾病、脑损伤、甲亢 输血反应 长时间的禁食禁饮。使机体脱水、烦躁、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尤其小儿患者。 术前抗胆碱能药,引起基础代谢率增高,抑制皮肤黏膜腺体分泌,呼吸道黏膜干燥,使机体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 辅助或控制呼吸系统障碍 产生原因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 Syndrom,MHS):是由常规麻醉用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的遗传性疾病。 MHS一种亚临床肌肉病,平时无异常表现,在全麻过程中接触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静脉麻醉药(氯胺酮)和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等)后出现骨骼肌强直性收缩,产生大量能量,导致体温、PaCO2快速持续升高,循环抑制等一系列症状。 高热对机体的影响 机体代谢及氧耗增加:BMR增高,氧耗/氧 供失衡相对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和高碳 酸血症。持续高热使出汗、呼吸道及手术 野蒸发加剧,可伴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同时糖代谢产热加速,可致低血糖。 高热对机体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心负荷增加;酸中毒 可降低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易致循环 衰竭。 呼吸系统 :增加呼吸作功。因过度换气而出现 呼吸性碱中毒,加重组织缺氧和酸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 :脑组织耗氧剧增,可继发脑缺 氧、脑水肿,甚至惊厥。 高热对机体的影响 其他:高热时肝、肾负荷加大,肝肾功能障 碍甚至衰竭。 高热的防治 路径 评估患者病理生理状态 避免或消除形成高热的因素 对症治疗 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术中 并发恶性高热1例的处理体会 基本情况 手术时间:2006年12月5日 病人情况: 杨×,男,12 岁,体重25.5 kg。患先天性脊柱侧弯,在全麻下行前路骨骺松解+骨牵引术。入室血压:110/70 mmHg ;心率:90次/分 ;SpO2 100%。 麻醉诱导:力月西 3mg 异丙酚 30mg 芬太尼 0.1mg 万可松 4mg 有创监测:左侧桡动脉 右侧颈内静脉 诱导时间:9点10分 术前追加:芬太尼 0.1mg 万可松 4mg 麻醉维持:异丙酚 100mg/h 万可松 1mg/h 异氟醚 0.5% 手术开始:9点50分 血压:85/55mmHg 心率:120bpm 处理:麻黄素 首次5mg,二次10mg,再次30m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