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纳米管的电磁性能碳纳米管不同的直径和螺旋度可以使其呈现金属导电性或半导体特性。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导电性、很高的热稳定性和本征迁移性,比表面积大,微孔集中在一定范围内,满足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要求。 碳纳米管的吸附性能由于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特殊的管道结构以及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类石墨层隙,使其成为最有潜力的储氢材料,在燃料电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碳纳米管也是一种超强的二恶烷吸附剂,比活性碳高10倍,可用来除去水中的二恶烷。 碳纳米管的应用Applications 复合材料Composites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的单原子层构成的,其基本结构单元为有机材料中最稳定的苯六元环,其理论厚度仅为0.35nm,是目前所发现的最薄的二维材料。 双层石墨烯可降低元器件电噪声 石墨烯在储氢/甲烷中的应用 Dimitrakakis利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设计了一个三维储氢模型,如果这种材料掺入锂离子,其在常压下储氢能力可以达到41g/L。因此,石墨烯这种新材料的出现,为人们对储氢/甲烷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材料。 超级电容器 药物控制释放 计算机芯片 作为电极材料 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Functionalization 1.共价功能化 A:端口功能化 B:侧壁功能化 2.非共价功能化 C:表面活化剂功能化 D:聚合物功能化 E:内腔功能化 共价修饰 共价修饰是在碳米管表面上共价地连接一些适宜的基团,使CNTs表面和聚合物之间产生化学键连接,以改善其溶解度、提高分散度。 碳纳米管的端头是由碳的五元环和七元环组成的半球形,强氧化剂(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酸)可将端头打开而氧化成羧基或羟基,从而与其它的化学试剂反应,引入增溶基团以增加CNTS在有机溶剂和水相中的溶解度。 侧壁修饰: 为了破环石墨层间的范德华作用力,更好地实现剥离,目前化学家们常先对氧化石墨烯进行修饰然后再进行还原,即氧化-修饰-还原的方法。 化学修饰主要包括3种: 共价键修饰 非共价键修饰 金属颗粒及金属离子修饰 共价键修饰 通过氧化-分散-还原得到的石墨烯通常其边缘含有羧基,共价键修饰可以羧基为活性基团,与胺或氨基酸等反应。 Lomeda等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包裹的氧化石墨烯经水合肼还原后与芳基重氮盐反应得到芳基修饰的石墨烯.它们在极性非质子性溶剂(如DMF、NMP、DMAc)中有较好的溶解性,只是得到石墨烯有部分是双层的。 石墨烯上的羟基作为活性位点也可以与多种聚合物通过共价键结合。 非共价键修饰 石墨烯具有大的π共轭体系,因而可与具有共轭体系的小分子或高分子通过π-π相互作用增强其溶解性能或者是分散到溶液体系。 石高全等利用氧化石墨烯与 具有大π共轭体系的分子间 的非共价键作用合成了 PB--G(1-芘丁酸修饰的石墨烯)。 与未经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相比,PB--G在水中能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且电导率比氧化石墨烯高107 倍。 金属颗粒及金属离子修饰 Samulski等用铂纳米颗粒修饰石墨烯,铂作为阻隔基团,可降低石墨烯层间的π-π堆积作用,得到的石墨烯比表面积较大(862m2/g)。这种铂修饰的石墨烯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或燃料电池电极。 其他金属颗粒也可用于修饰石墨烯。 铁磁性的Ni、Co、Fe等修饰后得到的复合物可屏蔽电磁干扰; Pd、Au 修饰后得到的复合物可作为超灵敏的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H2、NO 等。 合成石墨烯的中间产物—氧化石墨烯(GO),同样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而且含有环氧键、羟基、羧基等含氧功能团,但溶解性不好,因而也有不少科学家研究氧化石墨烯的化学修饰。 Stankovich等通过异氰酸酯对GO进行功能化修饰,得到了一系列不同CPN比的产物,可在一些极性非质子性溶剂 (如DMF、NMP、DMSO、HMPA、THF等)中形成稳定的胶束体系。 11.4.3 石墨烯的化学修饰 天然石墨既不亲水也不亲油。由天然石墨剥离所得的片层石墨烯如果在还原之前不经过 化学处理,在还原过程中也会很快地聚集在一起,重新形成块状石墨,很难得到片层的石墨烯。 即使得到少量的片层石墨烯也会具有不亲水、不亲油的性质,这样的性质同样使其不能很好地 与其他材料复合,限制了石墨烯的广泛应用,其复合材料也不能充分发挥石墨烯优越的性能。 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有微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化学剥离法等多种 方法。前几种方法可控性差、制备成本高,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化学剥离法是将石墨用强酸 进行氧化得到氧化石墨(GO),然后通过热处理或超声波处理剥离成单片的氧化石墨烯,最后 经还原得到石墨烯。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