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装配图 本章导读 一台机器或部件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起来的。装配图是用来表示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的图样,它是设计、装配、检验、安装调试及使用维修等技术工作的重要图样。本章主要介绍装配图的作用、内容、视图表达、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的编写和明细栏的填写以及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等内容。 本章要点 1. 装配图的作用、内容。 2. 装配图中的视图表达。 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4.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标题栏。 5. 装配图的工艺结构。 6. 读装配图的步骤及方法。 5.1 装配图概述 5.1.1 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用来表示装配体的基本结构、各零件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及工作原理。在设计时,要先画出装配图,然后按照装配图设计并拆画出零件图。此外,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在设计、装配、调整、检验、安装、使用和维修时都需要装配图。因此,装配图是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文件,是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资料。 5.1.2 装配图的内容 装配图不仅要表示机器(或部件)的结构,还要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五项内容(具体如图5-1所示):① 一组视图; ②必要的尺寸; ③技术要求; ④标题栏; ⑤ 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 5.2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 1. 规定画法 ⑴ 两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基本尺寸相同的配合面,规定只画一条轮廓线,非接触面、非配合面,即使间隙很小,也要夸大地画出各自的轮廓线,即在该处画出两条线。 ⑵ 在剖视图和断面图中,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方向一致但间距大小不同、互相错开,以区分不同的零件。在同一张装配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和间距,在所有剖视图、断面图中都必须一致。 ⑶ 在装配图中,对于实心件(如轴、杆等)和标准件(如螺栓、螺母、垫圈、键、销杆、球等),当剖切平面通过其轴线(沿纵向剖切)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即不画剖面线。 线表示相关零部件的外形轮廓,如图5-3所示。 ⑶ 零件结合面的剖切画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表示内部结构,可假想沿着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开,此时,在零件的结合面上不画剖面线。 ⑷ 单独表达某个零件 在装配图中,当某个零件的形状未表达清楚,或对理解装配关系有影响时,可另外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一视图。 3. 简化画法 ⑴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槽等可不画出。 ⑵ 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螺母、垫圈等,可以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用细点划线表示出装配位置即可。 ⑶ 装配图中的滚动轴承经剖切后,一半按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画出,另一半可只画出其外形轮廓。 5.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5.3.1.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在装配图上标注尺寸与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有所不同,由于装配图不直接用于零件的生产制造,因此不需要注出每个零件的全部尺寸,而只需要标注出一些必要的尺寸,这些尺寸按其作用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性能(规格)尺寸 2. 装配尺寸 3. 安装尺寸 4. 外形尺寸 5.3.2 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装配图的技术要求是指机器或部件在性能、装配、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和性能指标,以及在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要求,根据装配图的具体情况而定,用文字注写在明细栏上方或图样的空白处。 性能要求指机器或部件的规格、参数、性能指标等;装配要求是指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装配后所必须达到的要求,如准确度、装配间隙、润滑要求等;使用要求是对机器或部件的操作、维护和保养的有关要求。 ⑶ 指引线应尽可能分布均匀,不能彼此相交。当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不应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指引线可以画成折线,但只可曲折一次。装配关系清楚的紧固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 ⑷ 装配图中的序号应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齐,如图5-4(b)所示。序号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次排列,在整个图上无法连续时,可只在每个水平或垂直方向顺次排列。 2. 明细栏 明细栏应放在标题栏的上方,并与标题栏相连接,如图5-5所示,当地方不够时,可将明细栏的一部分移至标题栏的左边,若还不够可再向左移。在绘制时,除其外边框线为粗实线,其余各线均为细实线。填写明细栏时,应按由下而上的方向填写。 5.5 装配图的工艺结构 在设计和绘制装配图时,应考虑装配结构的合理性,以保证机器或部件的使用及零件的加工、拆卸方便。 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 两个零件接触时,在同一方向只能有一对接触面,这样既可满足装配要求,制造也很方便,如图5-6所示。 1. 读装配图的要求 通过读装配图,需要达到以下目的: ⑴ 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即了解机器或部件是怎样实现其功能的,运动和动力是如何传递的。 ⑵ 了解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即了解各零件的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车工工艺学上册杜俊伟1_第一章车削的基本知识课件教学.ppt
- 车工工艺学下册杜俊伟车工7章课件教学.ppt
- 车工工艺学下册杜俊伟车工工艺第三章课件教学.ppt
- 车工工艺学下册杜俊伟车工工艺学(下册)第一章课件教学.ppt
- 车工工艺学下册杜俊伟车工工艺学第二章课件教学.ppt
- 车工工艺学下册杜俊伟第六章典型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课件教学.ppt
-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吴细辉1-4项目一课件教学.ppt
- 车机械基础颜宇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课件教学.ppt
- 车机械基础颜宇第2章标准件的画法课件教学.ppt
- 车机械基础颜宇第3章常用的公差和配合课件教学.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