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展构造优秀培训书.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伸展构造优秀培训书

* * * * * * * 美国西部科第勒拉变质核杂岩 九、 重力滑动构造 重力滑动构造是指岩层在重力作用影响下向下坡滑动形成的构造变动。 重力滑动构造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下伏系统(即原地系统)、润滑层、滑面、滑动系统。 1. 后缘拉伸带:滑动系统发生并起始运移带,以拉伸为主,形成倾向与滑向一致的正断层,地堑,地垒。中部滑动带。外缘推挤带:以紧闭倒转至平卧褶皱及叠瓦式逆断层为特色。 第三节 伸展构造模式    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大陆伸展模式来解释大陆内部及被动大陆边缘裂陷伸展区的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表现特征。概括起来,大陆伸展模式可分为三种:纯剪切伸展模式、简单剪切伸展模式和分层剪切伸展模式。 纯剪模式 单剪模式   纯剪切伸展(pure shear extension)的思想由来已久。这一思想认为在拉张应力作用下,岩石圈发生均匀的“细颈化”或“缩颈作用作用(necking),下部地壳及壳下岩石圈(上地幔)以韧性流变方式造成透入性的韧性伸展减薄,而上部地壳则以脆性断块活动方式造成地壳的伸展减薄。脆性伸展层与韧性伸展层之间可能存在巨型的水平滑脱和/或脆-韧性过渡层。一些研究者多用纯剪切伸展的思想来解释裂谷盆地的形成机制,如张文佑(1981)、Artyushkov(1981),Bott(1976,1981)、Illies(1981)等所提出的一些裂谷作用的模式基本上属于纯剪切伸展模式。 纯剪切伸展(pure shear extension)   Wernicke(1981,1985)在研究美国西部盆岭区伸展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单剪切伸展(simple shear extinsion)模式。他认为地壳浅层所见的由脆性块断构成的伸展构造是地壳或岩石圈尺度的大型低角度正断层的剪切滑动引起的。简单剪切伸展模式很好地解释了一些裂陷盆地区(如美国西部盆岭构造区)的构造非对称性,而且将盆内构造和盆缘及隆起区构造(如变质杂岩核的形成与隆起机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而无论是在研究伸展盆地区,还是研究伸展造山带中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八十年代伸展构造研究热潮中这种伸展作用模式倍受推崇(Lister,etal,1986;Ma etal,1987)。 简单剪切伸展(simple shear extinsion)模式 分层剪切伸展模式  Eaton(1980)在研究美国盆岭省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释性的大陆伸展模式,并得到一些地质学家的响应(如马杏垣,1983)。这是一种分层剪切伸展模式,包含有两个重要思想:(1)岩石圈构造是分层次的;(2)不同层次的岩石圈,其伸展变形方式可以不同。如浅层次(上地壳)的伸展构造可以受一个大型折离断层的简单剪切伸展作用控制,形成不对称的掀斜块断构造,深层次(下地壳及上地幔)的伸展构造则可以是受纯剪切伸展作用影响形成透入性的韧性流变及岩墙侵入。分层剪切伸展模式既强调大型拆离断层在岩石圈 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特别对于上地壳脆性伸展构造的影响),同时亦认为并充分考虑了岩石圈在伸展过程中存在“缩颈作用”。 拆沉作用(Delamination):是指大陆岩石圈地幔由于较软流圈温度低、密度大,从而产生重力不稳,在合适的条件下,岩石圈地幔将沉降到软流圈,并使岩石圈减薄。 伸展塌陷(Extensional orogenic collapse) 第四节 逆冲推覆构造与伸展构造区别与对比 第五节 反转构造 一、反转构造的概念与类型 反转构造(inverted structure 或 inversion tectonics)是构造地质学尤其是石油构造地质学的一项重要进展。早在上世纪的20—30年代,Lamplyugh(1920)、Prouvost(1930)对这类构造已作了报道,但只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引起盆地构造学者和石油构造学者的广泛注意(Bally,1984;Lowell,1985;刘和甫,1986;Ziegler,1987;Cooper and William,1989;Schmidt and Rodson,1990;陈发景,1992;Mitra,1993等)。但有关反转构造的定义、分类、应用范围、与油气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歧尚很大。 以Murphg(1991)为代表的石油地质学家将反转构造限定为大陆裂谷环境内早期正断层上盘的逆向活动所形成的构造;Glennie等(1981)最早的定义对构造环境未加限制,只要同一地区发生过构造沉降和隆起的转变均可以称为构造反转;Graciansky(1989)认为反转作用还包括如阿尔卑斯那样的造山带,认为这对于认识造山带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反转构造、构造反转、反转作用等有关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且目前的用法并不统一。 “反转构造”是针对构

文档评论(0)

phljianj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