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换填垫层法
换填垫层地基处理设计
姓名:尹鸿鹏
专业年级:2010级环境工程
学号:070212010040
日期:2013-6
一、工程概况
某商品房住宅楼,上部为3层砖混结构,承重墙下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埋深设计为1.2m,基础宽度b=1.2m,上部结构作用于基础的荷载为108kN/m。
二、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现场勘探揭露,该场地有一条暗浜穿过,暗浜深度为2.5m,建筑物基础大部分落在暗浜中,地下水位埋深为0.8m。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2-1。
表2-1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层序 土层名称 层厚(m) 含水量(%) 重度(kN/
m3) 孔隙比 比重 液限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直剪固结快剪 压缩性指标 容许承载力(kPa) C
KPa φ A1-2
MPa-1 Es1-2
MPa ①
③
④
⑤ 浜填土
淤泥质粉质粘土
淤泥质粘土
粉质粘土 2.5
6.3
8.6
未穿
40.9
48.5
33.8 18.5
18.0
17.3
18.7
1.142
1.370
0.948
2.73
2.75
2.73
36.7
44.6
34.6
15.7
21.1
14.1
1.17
1.28
0.94
11.0
10.0
15.0
11.2
8.9
14.3
1.19
1.26
0.44
2.12
1.92
4.40
65
60
90 三、地基处理方案的比选
由于地表2.5m为暗浜,地下土质均为粘土,而且地下水位较浅,因此必须要进行地基处理,或者调整基础。若采用桩基础,费用比较昂贵;若采用复合地基等处理方法,则费用较高;而采用砂垫层处理,置换暗浜填土,则既可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又可达到改善排水途径及控制软弱下卧层压力的目的。因此,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决定采用砂垫层处理方案。
四、设计计算
1. 垫层厚度的确定
由于暗浜层厚2.5米,基础埋深1.2米,故最小换填深度为2.5m-1.2m=1.3m,所以取z=1.5m。根据公式:
P+P?
根据已有的条件,基地接触应力:P =+ ?d=+20KN/m×1.5m=120Kpa;
基础底面自重应力:P= ?0.8m+(d- 0.8m)×( - )=18.2Kpa;
则条形基础垫层地面处附加应力:P===41.66Kpa;
(说明:因为,而且采取的是砂垫层,所以扩散角=30)
而垫层底面处自重应力:P= ?0.8m+1.7m×( - )=29.25Kpa;
则有:P+P=41.66Kpa+29.25Kpa=70.91Kpa
而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 ?(d+z-0.5)
其中,?=65Kpa,查表得(=1.0,而且由于基础宽度b=1.2m3m,故宽度修正可以忽略;
则:?=65Kpa+1.0×18.5KN/ m×(1.2+2.5-0.5)m=124.2Kpa;
则根据计算,满足P+P?,所以可以将置换深度确定为1.5米。
2. 垫层宽度的确定
由于垫层底面的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即有:
b’
b’=2.932m
所以,令b’=3m。
3. 垫层承载力的确定
经过换填处理后的地基,由于理论计算方法尚不够完善,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根据下表各种垫层的承载力:
在本设计中,我们选用砂垫层,所以只要控制好压实系数,就可以将垫层承载力特征值控制在150Kpa到200Kpa范围内,符合要求。
4. 沉降计算
垫层地基的变形由自身变形和下卧层变形组成,但是在施工期间垫层自身的压缩变形已基本完成,且量较小,所以垫层地基的变形仅考虑其下卧层的变形。根据土力学中的分层总和法,并用修正系数修正,对下卧层进行沉降计算:
确定计算沉降深度z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由于只是修建三层商品房住宅楼,则
z=B(2.5-0.4lnB)=1.2m×(2.5-0.4×ln(1.2))=3.0m
所以计算垫层下面3.0m就行。
确定下卧层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根据前面的计算,在基础底面处附加应力为:P= P- P=90.75Kpa;
再根据条形基础中,附加应力按扩散角的计算公式:P=;或者根据(=?()可以查表,得出条形基础在均布荷载下应力系数(值,由P=( P来计算不同深度z的附加应力值。
在本次设计中,采用扩散角和查表分别求出附加应力然后取平均值,可得到:
距垫层底面距离z(m) 0 2 4 6.3 P(Kpa) 43.4 18.7 13.2 11.4 分段计算每一段的沉降
根据规定,计算从垫层地面起往下3m即可,但是安全起见,将底层下面整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的沉降全部计算一下:
根据计算公式: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