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的新诠释-谈部落产品包装与品牌.ppt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花蓮營造中心 計畫主持人 王昱心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大綱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一、品牌建立之概述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一、品牌建立之概述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二、部落產業包裝設計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三、挑戰2008與美學的經濟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三、挑戰2008與美學的經濟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三、挑戰2008與美學的經濟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三、挑戰2008與美學的經濟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四、未來願景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四、未來願景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四、未來願景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設計乃是不斷去探討、琢磨文化的本質後所得出的結果。而非為始經濟加速發展的燃料… 四、未來願景 文化的新詮釋-談部落產品包裝與品牌 * 一、品牌建立之概述 二、部落產業包裝設計 三、挑戰2008與美學的經濟 四、未來的願景 台灣文化由於台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種族群組成以及不同時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現,以漢文化為主,同時兼具有最早的南島文化,以及後來的日本、歐美文化等的特色。品牌的建立在於展現族群文化與地區的特殊性。 文化了解 擷取元素 品牌設計 田野調查 生活體驗 教學互動 地名涵意 族群美感 地方神話 神話運用圖像化 文化傳承 以下的範例圖示: 目前以英國政府的創意產業發展,為國際上產業別架構最完整的文化政策。自1997年成立「創業工業任務小組」並於1998年及2001年提出「創意工業圖錄報告」(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2002年其負責人Mr. Michael Seeney 來台時也明白表示定義創意產業CI(Creative Industry)的過程中困難重重。 基本定義如下:「創意產業CI(Creative Industry)即起源於個體創意、技巧及才能的產業,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與利用,而有潛力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其中將創意工業分成十三類:廣告、建築、藝術及古董市場、工藝、設計、流行設計與時尚、電影與錄影帶、休閒軟體遊戲、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體與電腦服務業、電視與廣播。 UNESCO主要將文化創意產業分成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與智慧財產權三項。 文化產品指涉的是書本、雜誌、多媒體產品、軟體、唱片、電影、錄影帶、聲光娛樂、工藝與時尚設計。 文化服務則包括了表演服務 (戲院、歌劇院及馬戲團)、出版、出版品、新聞報紙、傳播及建築服務。它們也包括視聽服務 (電影分銷、電視/收音機節目及家庭錄影帶; 生產的所有層面例如複製與影印; 電影展覽,有線、衛星、與廣播設施或電影院的所有權與運作等),圖書館服務、檔案、博物館與其他服務。 1、 政府單位 自從2003年開始通動的『2008國家挑戰計畫』至今,進行檢討與提出改進計畫,為未來文創政策推廣提供藍圖。 2、學術單位 各大專院校近年來起推動的「藝術產業經營學程* 」、「創意創業學程**」,期盼能繼續推廣。 *92學年度國立政治大學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合辦。 **台灣大學推動此學程,開宗明義地從「知識經濟」與「藍海」策略的時空背景談起,說明由文化、創意與創新在大時代裡的角色。 3、 民間單位 建議結合台灣的文創,並落實地方美感經驗與人文傳統方法: 1) 提倡公民美學 2) 尊重多元文化 3) 正視傳統就是寶庫 -原研哉 Kenya Hara 對於我,身為一位產品設計師,我最希望將原住民文化的美感帶入產品設計與數位創作裡面,惟有體驗、認知文化的美,才能賞析或創作好的作品。 謝謝大家的聆聽 請支持原住民部落產業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