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生物模拟卷生态系统
纳雍四中高二生物模拟卷
生态系统
姓名: 学号: 班级: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A.种群密度最大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增长速率大于零
3.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
5.右图表示达到稳态的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A~L间隔时间相等,一个种群是另一个种群的唯一的食物来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种群②可能属于食物网的第一营养级
种群②B-C段与I-J段的增长率基本相同
种群②的个体平均体重比种群①小
6.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林更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天然林更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
C.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
D.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7.右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
B. 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D. 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率
8.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凋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汁数且没有震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竹子有高有矮,属于垂直分层B.在火山岩、沙丘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C.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体现的是竞争关系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和全部动物属于一个群落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能进行①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B.能进行②或者③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C.分解者不能进行①过程D.分解者可以进行②或者③过程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且同化量各占一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
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
D.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3500千克
A. 甲是水稻,乙是螟虫,丙是青蛙
B. 从第一年到第五年,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C. 第六年,由于大量捕捉青蛙,三种生物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D. 假如第七年适量喷洒农药,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稻减产
14.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⑤⑦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D.提高⑥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下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B.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竺乾威、 朱春奎、李瑞昌: 《公共管理导论》 第十一章 法治与监督.pptx VIP
- 大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doc
- 《二次函数》PPT优秀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全册全套》课件.pptx
- [中央]2024年民政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竺乾威、朱春奎、李瑞昌:《公共管理导论》 第九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ppt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走进西方音乐》章节测试答案.pdf
- 竺乾威 、朱春奎、李瑞昌:《 公共管理导论 》第十章 公共危机管理.pptx VIP
-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 第17课 物联数据需采集 课件 义务教育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