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及式其改进.docx

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及式其改进.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及式其改进

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及其改进孙杰远 【论文摘要】人类学范式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选择,在方法论意义上与书斋一宏大理论范式形成对比。在内涵特征上,人类学范式以他者眼光与推他及己为核心,从田野出发衍生出作为方法的多种形态。但面对教育研究的复杂性与发展性,人类学范式显露出一定局限,应从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人类学范式的宏观修正;传统田野反思及其方位感与历史感重构;田野工作中专业与非专业的意义整合;发展关系个案研究与微观分析;追求大实证主义范式。 【论文关键词】教育研究;人类学范式;田野 20世纪以来的我国教育学独立性发展历史表明,教育学学科已然并将继续以一种综合性独立的状态标示其独立性特征。一切试图以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作为依据以断定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尝试都已成为徒劳,作为具有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教育学已成为多种研究范式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科学领域。 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学界,特别是中国教育学界少有可以与17-19世纪的教育学家相比的教育学家即教育学著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教育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专门的学术活动,人们局限于一个狭隘的知识领域,缺少了广阔的社会历史的洞察力和知识基础。[1]如若教育学研究一味继续追求一种独一或专门的研究范式,那无疑是要将教育学置人一种伪科学的境地,它往往忽略的正是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而从现实的、复杂的教育本身出发,教育研究所需要的是多学科融合视角或多种研究范式整合的大范式观,使其围绕教育的独特视角和根本立场得以建构。 一、教育研究中人类学范式的内涵与表现 人类学范式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崛起,一方面源自人类学对象与教育学对象之共性,另一方面源于教育问题逐渐凸显的人类学特征,在根本上则体现为人类学方法之于教育研究的一种从自在到自觉的实践演化逻辑,它反映了我国教育研究逐渐走向教育真实及活教育的教育学科学化诉求。 (一)人类学范式的形成及特征 人类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它是否取得了范式如果取得,其科学成就或成功实例是什么? 人类学不像库恩言下的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那样具有范式革命的特征,人类学的演进发展历史表明,人类学并非以范式革命作为学科发展成熟的模式,而是以范例为核心逐步丰富扩张的发展模式。其实,在意义上的科学化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世界,可以认为人类学的科学化进程即是即范式化的进程,但范式却起源于更早时期的人类学实践,如费孝通先生总结的人类学原本是20世纪初的白种人到他们的殖民地(非西方的文化环境)去研究那里的部落人的生活的一门学科……那个时候的学者们就思考人为什么有文化而动物却没有,人究竟是什么,人类是怎样发展等等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出现了一批人类学家用实证的科学方法研究这些问题[2]。 人类学学科逐步确立,同时建立了人类学范式一即他者的眼光与推他及己,它在本质上反映了人类学对于他者与自我这一核心问题的探讨,整个西方人类学发展史已表明人类学这个学科,虽然与某些学科相比,相对晚近才得以形成,但是从它形成的一开始,就成为一门专门研究他者,并以他者来反思自我的学科[3]。它成为库恩所指的核心范例或人类学实践团体公认的最为重要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类学洞察的总特征一文化互为主体性一一种被人类学家视为天职的追求要求人类学家通过亲身研究非我族类来反观自身,推人及己而不是推己及人地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4]。 库恩认为,核心范例具有可重复性和优先性特征,强调的即为范式与其子集或基体的关系,它指导了规则、方法的产生和研究的进行,并在各时期、各基体中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整个人类学发展史即是基于这一核心范例的先决作用而逐渐拓展的历史,除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之外,最重要的研究理念的改变也主要来自于对他者观念的改变以及对自我认识的深人。[5]他者有间接的他者研究和进人他者中的研究,这是人类学研究范式的两种类型,前者意味着人类学研究是建立在间接性人类学资料基础上的他者研究,后者则是基于直接或一手资料的人类学研究,后者超越前者而成了现代意义的人类学研究范式,尤其以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志田野工作作为科学成就实现了人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进而使得田野成为人类学惟一用于区分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组成要素,正如斯托金将民族志田野工作视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论价值即成为人类学家的前期必备训练[6]。 从而,不论是体质人类学还是社会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年鉴学派、结构主义人类学、新进化论学派、历史人类学、象征人类学还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都遵循着他者的眼光和民族志田野工作,而作为基体的具体方法、手段、理论等也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比如方法范式的理解一阐释主义、科学一实证主义、质化实证研究、整体观、文化相对论、文化进步论、文化传播论、跨文化比较、符号互动论等;比如工具手段层面的问卷调查

文档评论(0)

3774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